由谭松韵、宋威龙主演的情感剧《以家人之名》正在热播,其中一个片段特别吸引我的注意力。在李爸的面馆里,两个邻居婆婆特别“关心”正在擦桌子的小子秋。
一个说:子秋,你妈妈寄钱来了吗?
另一个说:子秋,你可好好表现,你不听话,你爸就把你送走啦!
小子秋听到他们的问话,害怕得想哭又不敢哭,急得说不出话来。而开玩笑的这些大人们,看到子秋快哭了,还要说他怎么这么不经逗,最后就只是简单地一句“逗他玩”就结束了这个他们眼中的玩笑,丝毫没有一丝丝的愧疚。
虽然李爸爸不停地安慰他,但是这对本就没什么安全感的子秋来说,却是一种强有力的伤害。好在子秋在李爸的关心和爱护下,慢慢从那个自卑懂事的小男生,一点点蜕变成阳光的大男孩。
然而这样的情形并不是只存在于电视剧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普遍的。类似这样特有的逗小孩的方式,被称作“中国式逗小孩”。虽然这些大人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喜欢用这类玩笑来和孩子互动,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很可怕的事情。
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也说:“被大人们欺骗、愚弄和吓唬,孩子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这让他感到不安,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敢相信别人,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可能造成障碍。”
那面对亲朋好友的“中国式逗小孩”,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无法从源头上避免亲朋好友的“中国式逗小孩”,那父母就只能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事后做好孩子的引导工作,及时梳理孩子的不良情绪,尽可能减少“中国式逗小孩”造成的影响。
1)提前和孩子演练对付“中国式逗小孩”的方法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能力应对大人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所以父母可以针对可能出现的逗娃雷区,在平时的沟通中进行相应的引导,并告诉他们应对的方法。通过各种“场景演练”,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安全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沟通的技巧。
比如:如果有人问你:爸爸和妈妈,你更喜欢哪一个?你可以礼貌地告诉他们:爸爸和妈妈都一样爱我,所以我对他们的爱也是一样的。如果他们非让你选择一个,你有权利拒绝回答他们的问题。
2)让孩子产生不安、存在安全隐患的逗弄,家长要及时阻止
有些家长可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阻止别人对孩子的一些戏弄,看到孩子的手足无措,也只能袖手旁观。
其实,这时候家长应该放下情面,以孩子为先,在伤害要发生的时候及时阻止。比如《以家人之名》的一个片段,李爸在子秋被言语逗弄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孩子回答那些让他们不安的问题并让她们停止这样的玩笑,保护孩子不被愚弄,孩子以后会更有安全感。
再比如: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进行才艺表演,如果是孩子自己愿意则没事;如果是内向的孩子,父母可以先询问一下孩子是否愿意,告诉他们“如果你愿意,就表演,如果不愿意,也没有关系,没人会因此生气的”。让孩子知道做不做这件事完全是由他自己来决定的,不用刻意迎合别人。
如果是逗孩子抽烟、喝酒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事,家长要及时阻止并告诫对方“请不要伤害我的孩子”。不要因为顾及情面而将孩子置身于险境,万一发生危险,则后悔莫及。之前新闻就有过相关报道:四川2岁小朋友,被父母的朋友逗着喝下二两白酒后昏睡不醒,最后因酒精中毒死亡。
3)事后及时安抚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被“逗弄”伤害了,父母要及时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孩子进行沟通并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那是大人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虽然这个方式不太好,但是有些大人他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用错了方法。如果下次他们还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你的喜欢,你可以勇敢地告诉他们“我不喜欢你这样,如果你喜欢我,请换一种表达方式”。如果对方继续用这样的方式,你可以选择礼貌地离开,不给对方继续逗弄你的机会。
另外,父母也要和开玩笑的大人进行沟通,尽量避免类似的逗弄再发生。
所以建议各位父母们不要再用这种“中国式逗小孩”的行为去伤害孩子。另外,当你看到有人对孩子这么做时,请及时制止,并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安抚,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孩子。
育儿书籍父母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全套正版不吼不叫好孩子家庭教育孩子的书籍畅销书淘宝月销量¥48.8¥购买宝爸宝妈们,你家孩子被这样逗弄时,你是袖手旁观还是及时制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我是『好孕育儿说说』,每天分享实用的育儿知识,一起交流成长,做更好的父母,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