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北京老太生5个儿子,却饿得吃饲料,82岁
TUhjnbcbe - 2023/1/9 1:13:00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97040.html

年三月,北京春色渐浓,微风习习,一片生机。然而对于居住在通州区张辛庄村的八旬老人柴玉吉来说,因为几个儿子不孝,她躺在老宅里的床上,生命已然到了最后时刻。

因为胯骨骨折,柴玉吉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却因为儿子们的互相推诿,被一个人丢在家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无法起身,眼泪汪汪地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全家福,照片上的几个儿子,她视为至亲,自己却被视为累赘。

3月16日晚上,柴玉吉抱着病躯,看着老伴的遗像,忍不住哀嚎着:“老伴啊,你走了就没人管我了啊......”声音微弱,像是在呼救,又像是在向这个世界告别。

到4月9日,老宅终于等来了多日来出现的第一个人,那是柴玉吉三儿子程一平的儿子程川。

孙子是来给奶奶送饭的,然而当他拿钥匙打开老宅的房门时,却见奶奶躺在被子上,形同枯槁,凑近一看,身体上长满了青绿色的青斑。孙子被吓了一跳,急忙回家报信,告诉父亲:奶奶死了......

柴玉吉死了,死在了老宅内,得知老人死亡原因的村民们愤怒不已,将老人的四个儿子全部告上了法庭......

养育五儿子,当妈不容易

怀胎十月不容易,这样的不容易,柴玉吉先后经历了五次。

柴玉吉是一位抗战老兵,出生于年的她,在17岁的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她与八路军下属的一家报社的情报工作者小程相逢,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不久后就结婚了。

柴玉吉参加革命时,正赶上日本人大溃败,作垂死挣扎。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柴玉吉和丈夫经常搬家,每天过得提心吊胆的。正是在这样艰险的环境下,两人结婚的第二年,她们的大儿子程一民出生了。

那可真是一段艰难的日子。直到晚年时,柴玉吉还记得很清楚。老大刚出生时,赶上日本人进村搜捕,她只好带着老大来到大山深处的一处破庙。外面凄风苦雨,孩子哇哇大哭,她一边搂着儿子喂奶,一边担心敌人闯进来,那滋味柴玉吉一辈子也忘不了。

尽管外面兵荒马乱,但柴玉吉还是挺了过来,又给丈夫添了四个儿子,分别是老二程一田、老三程一平、老四程一石和老五程一文。短短几年功夫,这个三口之家就变成了七口之家。

老五程一文出生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一家人也在北京通州区张辛庄村安了家。虽然家族兴旺,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一天都很难吃上一顿饱饭。柴玉吉和丈夫心疼五个儿子,等到地里的萝卜、花生成熟后,挑着担子进北京城售卖,换来的粮食自己舍不得吃,都紧着五个儿子先吃。

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绝收,一家人的日子更加难过,五个儿子之所以能活下来,全靠着柴玉吉和丈夫到外面乞讨,乞讨来的粮食留给儿子们充饥。有一年过年,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吃食,柴玉吉腆着脸去邻居家借来一些豆腐渣,掺上一点杂面和野菜,才做了一顿像样的年夜饭。

熬过了自然灾害,程家人的生活才有所好转,靠着积攒下的钱,柴玉吉和丈夫在张辛庄村建起了五间房屋,准备给儿子们留着结婚。然而任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五间房屋,却成了柴玉吉的催命符。

分家,五间房屋留给小儿子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柴玉吉的五个儿子都成了家,四个儿子另立门户,从老宅里搬了出去,只剩下老五程一文还留在父母身边。

之所以把老五留在身边,是因为夫妻俩有自己的考虑,首先老五年龄最小,他们更方便照顾,其次老五是五个儿子中最孝顺的一个,对父母十分体贴。但老五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喝酒,是远近闻名的大酒鬼,偏偏还不胜酒力,经常喝醉。

时间又过去几年,到年,小程变成了老程,还染上了重病。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安排起自己的后事来。老程面对死亡很坦然,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五间房屋的归属。于是,他把五个儿子叫到老宅,拿出一份分家协议,告诉儿子们:“我没几天活了,房子你们也不用争,都留给小五吧!你们也不容易,让他每家各给元,这事就定下来了!”

五兄弟虽然各自成家,但平时相处得还算和睦,而且老爷子放了话,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于是,根据协议的内容,从老大到老四分别得了元,分家的事情也算了结了。老程没有了牵挂,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老程死了,生活还要继续,柴玉吉有老五和老五媳妇的照顾,另外四个儿子也经常回来看她,日子过得也算滋润。然而天不遂人愿,年,老五程一文因为酗酒,酒精中毒,走在了母亲的前面。更悲催的是,也是在这一年,承受丧子之痛的柴玉吉精神恍惚,从沙发上摔了下来。老年人哪里经得起这一摔,胯骨骨折,从此失去了自理能力。

柴玉吉病倒了,问题也随之而来。

瘫痪在床,不孝如猛虎

在倒下的那一刻,柴玉吉就感受到了亲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因为一点医药费,四个儿子闹得不可开交,谁都怕多掏钱吃了亏。为了省钱,年过八旬的柴玉吉被迫转了三次院,不仅腿没有治好,还被检查出白内障,什么也看不清,彻底下不了床了。

更让柴玉吉生气的还在后头,四个儿子以母亲在家里摔倒为由,认为都是老五的媳妇照顾不周,嚷嚷着要把她赶出门去,把老宅让出来。

老五的媳妇哪能不知道四个哥哥的心思,几十年过去了,那五间房已经今非昔比,可不是当初的块钱了。但她无依无靠,也知道自己有错,干脆把房产证拿出来,给了老大,要争你们争去。

柴玉吉实在看不过去,当场痛斥四个儿子:“你爹死了,我还没死呢,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算怎么回事?老头子在世时签订的协议,我死了也算数。”

老大和老三一听,母亲这话在理,于是不再追究,但老二和老四持反对意见:要是老五媳妇以后改嫁,老程家的房子怎么办?

一家人闹得很不愉快,但当下更要紧的是,母亲这一病倒,老五媳妇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吗,怎么办?

经过一番商量,四个儿子签署了一份名为《赡养母亲的规章制度》的协议,协议中规定,按照长幼秩序,四兄弟各出一份力,轮流三个月赡养母亲,房产证由母亲带着,去到哪家带到哪家。

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柴玉吉暗暗松了一口气。然而仅仅一年之后,那份协议就被打破了,柴玉吉发现,自己真的没人管了。

饿得吃鸡饲料,饿死家中

体会过寄人篱下的人,都知道那种滋味有多苦涩,八十多岁的柴玉吉也不例外。年后三个月,轮到老四照顾母亲,但老四一直对老宅的归属有气,根本不想照顾母亲,竟然拿黑黑的鸡饲料给母亲做起了粥。

柴玉吉捧着那碗用鸡饲料做的粥,眼泪巴巴的,这一幕正好被来看望她老三撞了个正着。老三气不打一处来,当场质问老四,见老四不理会,又端着那碗鸡饲料去了村委会,向村干部控诉:“看看他给我妈吃的什么。”从那天开始,老太太吃鸡饲料的事情传遍了全村,大家都知道这几个人儿子不孝顺。

到年12月14日这一天,老大和老四交接的时候到了。可当老大提出要带走房产证时,老四不干了,两方当场争论了起来。正巧老二来看母亲,和老四同一阵营的他,一怒之下对大哥动起手来,医院。

老大一住院,这下更难办了,派出所、村委会的人赶到后,提出让老二代老大赡养三个月,然后再轮流下去。老二自知理亏,当场答应了下来。

一转眼三个月时间过去,老二履行完赡养义务,于是在年3月14日这天给村主任打了个电话,让他通知老三把母亲接过去。结果村主任因为事务繁忙,竟把这事给忘了。造成的结果就是:老二认为该由老三接班,自己没事了;老三认为二哥前三个月是替老大的,现在还应该是老二照顾,也没有去老宅。

于是,在3月14日这一天,老二把母亲送回了老宅,让她一个人在屋里,然后锁上了房门,离开了老宅。

就这样,悲剧发生了,胯骨骨折,生活不能自理的柴玉吉,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在漆黑的小屋里苦苦挣扎着,期间会传出微弱的哀嚎声,也没有被村民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就被饿死了。直到4月9日,老人的孙子前来时,才发现奶奶身上爬满尸斑,已经去世了。

四个儿子,三人获刑

母亲死了,四个兄弟各自推诿,都说是对方的责任,又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来,于是把母亲的遗体送到了尸检室,让法医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柴玉吉未患有致命性疾病,而是重度营养不良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也就是说,老人是被活活饿死的。

消息传出后,张辛庄村村民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将四个不孝子重判。对于村民的声讨,四兄弟却各有各的“委屈”。

老大说:“肯定是老二不给妈饭吃,把妈活活饿死了。”

老二听不下去,反驳道:“明明该是老三的班,是他不管妈才把妈饿死的。”

老三一脸问号:“也没人通知我啊?”

老四也不痛快:“老大的伤早好了,二哥的班他应该还回去。”

不过到此时,事情的真相不由四兄弟说了算,而是由法院说了算。年4月24日,北京通州区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认定程家老大程一民、老二程一田、老四程一平犯遗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三年和两年。

至于为什么老大会被判刑,法官解释道,他本人在受伤第二个月就已经康复,应执行赡养义务,而老四不在赡养期内,不予追责。

事情到这里结束了吗?没有!三人从监狱出来后,又掀起了一番波澜。

三兄弟服刑期间,就对法院的判决很不服气,凭什么他们坐了牢,老四却一点事没有?老二提出母亲既然不在了,应该安葬时,老三却断然拒绝:“那份尸检报告有猫腻,必须重新鉴定!”

于是,他和老大凑了元,对母亲的遗体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显示,母亲的左小腿有明显骨折,但第一次尸检并没有显示。

这下老大和老三不干了,认为母亲一定遭到了老二和老四的虐待,母亲不是而死的,而是被打死的,死得冤屈!

于是在出狱后,老大和老三将老二和老四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对母亲的死亡负刑事责任。年,法院进行审理后,以“证据不足”驳回了两人的诉求。直到年,四兄弟才集体在母亲的遗体火化书上签字,让死了四年的母亲入土为安。

如今,柴玉吉老人住过的那间老宅还在,但儿媳和孙子已经搬走,院子里杂草丛生,破败不堪。老宅已经被上了锁,没有人再愿意去,因为那里锁上的,是一段心酸的过往,也是对四个儿子违背孝道,触犯法律的拷问......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老太生5个儿子,却饿得吃饲料,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