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由帕金森先生发现,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既往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病变部位位于基底神经节区,即大脑深部核团内。该疾病表现为运动症状改变,如手部震颤、表情呆板以及走路迟缓、转身困难,患者此后还可能出现认知障碍,称为帕金森病痴呆。
帕金森病是在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僵硬,行动迟缓,步态平衡异常。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手抖情况,需进行鉴别:帕金森病的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如看电视时,注意力集中在电视屏幕时手部发生抖抖动,此种情况属于静止性震颤;如情绪紧张时手发生震颤,则为意向性震颤,属于特发性震颤,而非帕金森病症状。此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肌肉僵直、行动迟缓等。
帕金森早期症状是震颤、行动缓慢,包括走路慢、嗅觉减退、睡眠不好,逐渐发展以后会越来越重,因为帕金森是神经退行性变,其症状会越来越重。到后期,经过一系列检查,包括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功能性磁共振、脑部检查,确诊是帕金森以后,其症状进展以后会越来越明显。通过各种量表,包括UPDRS量表、心理行为量表、精神量表明确患者的情况。
帕金森病治疗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具体治疗如下:
1、早期:病人症状比较轻,为一侧肢体震颤或强直,基本上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此阶段应该以中医治疗为主,可减轻病人症状、减缓病程进展;
2、中期:病人症状已经比较明显,平常生活能力逐渐受到影响,此阶段选用西药,如美多芭、金刚烷胺等药物能够迅速改善病人症状。但此类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部分病人会因为不良反应无法坚持服用药物,如出现开关现象等。同时需要配合中药,能够提高西药疗效,让西药尽可能采用小剂量,且可缓解西药带来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腹痛等症状;
3、晚期:因为病人功能障碍逐渐比较严重,可能引起行动困难甚至卧床,此此阶段仍然能够配合中药改善病人全身状况,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相应合并症发生。
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