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点及诊疗方案
TUhjnbcbe - 2021/9/3 9:24:00
来源:医院医务办基本情况年12月以来,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对病例呼吸道标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初步分析提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长12天?感染源仍不明确?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其他国家和地区报告的病例发病前天内均有武汉市的旅行史或居住史。疾病特点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α属的E、NL63。?β属的OC43、HKU1、MERSr-CoV、SARSr-CoV。?HKU1、SARS-CoV、MERS-CoV:可引起肺炎。?此次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命名为-nCoV?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病例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目前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现有资料显示-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9天-部分病例疾病进展较快,发病到出现呼吸困难仅7天左右-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暂未发现儿童患者-危重症约占15%。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可能的传播途径?目前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防控措施?第一时间发现病人?隔医院隔离?标准预防措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流行病学史?到过疫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接触过相关病人临床表现?不明原因肺炎表现隔离?报告?医护人员防护?患者隔离隔离措施?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接触隔离重要的隔离措施距离、通风手卫生、口罩手套、眼罩防护服清洁消毒粘膜消毒标准预防?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一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适用于一般诊疗活动:预检分诊、普通门诊、感染科门诊二级防护(加强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护目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防护内服或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防护服(视情况而定)、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适用于医务人员在从事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时(如发热门诊、留观室和隔离病房)。二级防护穿脱顺序穿防护用品顺序手消毒→戴一次性圆帽→戴医用防护口罩→戴护目镜/面屏→穿隔离衣/防护服→穿鞋套→戴手套脱掉防护用品顺序脱鞋套→摘掉手套→手消毒→脱隔离衣/防护服→手消毒→摘下护目镜/面屏→手消毒→摘医用防护口罩→手消毒→摘一次性圆帽→手消毒/洗手→更换个人衣物三级防护(额外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内服或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适用于为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佩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时可无需戴护目镜和医用防护口罩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当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医务人员手卫生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前。b)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c)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d)接触患者后。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下列情况应洗手:-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能接触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下列情况时医务人员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注意事项?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严格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执行。?手消毒剂选择卫生手消毒时首选速干手消毒剂,过敏人群可选用其他手消毒剂;洗必泰(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不建议使用,推荐使用含氯、乙醇、过氧化氢等手消毒剂。?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患者管理?患者隔离单间隔离相同病原体感染者可多人间?患者应当带外科口罩?培训患者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流动水洗手,手上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限制患者探视或陪护,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病例监测、发现和报告?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监测和日常诊疗过程中,应提高诊断和报告意识,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可疑暴露史,包括哺乳动物、啮齿动物、禽类等,尤其是野生动物的接触史,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医务人员发现符合观察病例定义的患者时,应立即(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病种选择“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观察病例”类型上报。流行病学调查?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医院配合)。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收治观察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标本,通知县(区)级疾控机构尽快将标本送至具备实验室检测条件的上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进行相关病原排查检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住院病例的标本由医护人员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指导下采集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一、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二、管理要求(1)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2)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集中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应保障分室居住(3)由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填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4)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机型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则立即向区疾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5)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观察病例排除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察保护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注意监测医务人员体温和呼吸系统症状医信天下大数据排行榜历年榜单,点击浏览医院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医院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医院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医院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医院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医院影响力排行榜榜单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点及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