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医院迟勇
专家介绍
迟勇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13病区主任(心身疾病病区)
出诊时间: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五上午
个人简介:
迟勇:医院13病区(心身病区)主任,精神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药物依赖学组委员,中国控烟协会精神心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刊编委,香港专业戒瘾辅导学会及ICRC认证药物依赖心理咨询师。
心身病区介绍:
医院于年7月4日起开设心身病房(13病区),由李占江教授领衔,迟勇专家任病区主任,设置床位50张。病房接收三种类型的患者:一是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二是有睡眠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社交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轻中度抑郁障碍等轻型精神障碍的患者,三是酒依赖等物质依赖的患者。病房的一大特色是基于评估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强了团体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工娱治疗等治疗方法,配备了专门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展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模式,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古诗有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也有俗话:“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似乎总是与洒脱、豪情划等号,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但是,对于“酒”以及“饮酒”可能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大家真的了解吗?
“小酌怡情,大酒伤身”。觥筹交错间,酒精下肚,酒精在人体内经胃肠道由小肠快速吸收,并由肝脏代谢。因此,过度饮酒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首当其冲,易引起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肝损害、肝硬化等。其次,因为酒精对神经系统有较强的亲和性,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如癫痫、脑萎缩、小脑病变、末梢神经损害等。除此之外,过度饮酒还可能出现高血压、冠心病、营养缺乏、贫血等疾病。
除此之外,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饮酒者可表现出兴奋、易激惹、自我中心等现象,甚至有冲动、攻击行为,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和短暂的幻觉。
上面提到的都是过量饮酒可能导致的直接损害,这些损害比较明显,容易让人们有所戒备。然而,还有一种可能因饮酒带来的危险却“暗箭难防”,那就是酒精依赖
长期大量饮酒可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依赖的形成通常会经历如下过程:多年饮酒,酒量逐渐增加,身体适应了较高的酒精浓度,一旦不饮酒,体内酒精浓度下降,饮酒者就会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即戒断症状),从而会有强烈的饮酒欲望并强制性的再次饮酒,就形成了依赖。这时,饮酒者便会以饮酒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不顾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为了追求“真的陶醉感”,有些人甚至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与外界隔绝,一直饮酒到不能再饮方可罢休。
戒断症状发生于酒依赖患者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后,早期有焦虑、抑郁、心慌、出汗、恶心、呕吐、手抖、站不稳等,后期可出现意识不清、幻觉、全身震颤、高热、大汗,最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酒依赖患者还会出现某些精神方面的异常,幻觉、妄想(如坚信配偶对自己不忠的荒谬的想法)、严重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受损等。慢性酒依赖患者还会有人格的改变,比如严重的自我中心、自私,行为标准下降,为了得到就而欺骗甚至偷窃,丧失对家庭及社会的责任感。
对酒依赖的治疗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戒断症状经过治疗可以很快消失,躯体情况也会逐渐恢复。说它复杂是由于酒依赖患者的复饮率极高,很多患者都会反复多次住院治疗。这就需要在治疗的维持期加强心理治疗的帮助,患者还可以参加一些团体,如“A.A.”,即“匿名戒酒互助会”,这是一个在年成立于美国的戒酒者互助会,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互助的形式帮助戒酒者保持操守(就是坚持不饮酒)。当然,若想完全康复,还离不开家人与朋友的支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判断一个饮酒者是否达到酒依赖其实是一个专业的过程,必须经过精神科医生详细询问、检查后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酒精戒断必须要专业人员给予及时和准确的药物替代递减的过程,切勿在家强行戒断,造成人为的戒断反应,以致危及患者的生命。若你的身边有过度饮酒的人,请建议他们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不要再忽视这些“酒仙”了!
温馨告知:
心身疾病就诊范围和专家
李占江教授心身医学知名专家团队
团队特长:针对失眠、疼痛、躯体不适症状,强迫,疑病,恐惧、紧张害怕、敏感多疑、性心理障碍、进食问题、酒药依赖等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药物及心理综合治疗。
领衔专家:李占江
主任医师:盛利霞、迟勇、任艳萍
副主任医师:刘竞、陈群、付彤、西英俊
主治医师:刘军、罗佳、王琰、张莹洁、于海婷、郭志华、杨祥云
了解更多精神心理卫生知识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