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由谷物或水果酿成的,生活中离不开它。偶尔喝点酒,能助兴解忧,带来快乐,带走烦恼,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长期、大量饮酒者会出现酒精依赖综合征,医学认定为它是一种精神障碍。
喝酒喝出脑萎缩
老李是我院的一位戒酒患者。他喝酒已经十多年,住院前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喝酒,对桌上的饭菜却根本没有胃口。他每天都要喝上一斤多的白酒,在浑浑噩噩中度日,一次竟然产生幻觉,看见密密麻麻的虫子往自己的腿里钻!
为此他去做了脑部CT检查,医生说他的大脑已经严重萎缩,50岁的人大脑却像是80岁的,而这都是酒精造成的。
为了让他戒酒,媳妇劝了,吵了,甚至辞掉工作看着他,他走到哪儿跟到哪儿,成效却一点都不明显。感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老李心里也害怕了,这才想到来我院戒酒。
酒龄15年+易成瘾
有调查显示,酒精依赖患病率为6%,且呈显著上升趋势。我院精神科李素水主任多年来接诊过数十例酒依赖患者。他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酒龄15年以上就容易成瘾,也有个别人喝酒10年左右就会上瘾。李素水主任认为,酒依赖可能与体质有关,家族中有成瘾者,下一代成瘾几率更高,而有的人常年喝酒却并不会产生依赖。
产生酒依赖后,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主要有:
每天连续喝酒,不间断,无节制;
晨起后不吃饭菜只喝酒;
一不喝酒就特别难受,心烦意乱,无精打采……
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表现在:
1.心理产生依赖。
对酒有强烈的渴望,喝酒无节制,喝到瘫倒为止;
酒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其他人和事物都不再关心;
没有酒就会感到空虚失落,甚至抓耳挠腮、心急火燎地找酒喝,喝完酒才感觉浑身舒服。
2.出现震颤谵妄。
无法控制地震颤、出汗,产生心慌、血压增高等情况,还会出现意识不清、紊乱、幻觉、妄想等;
一般发生在断酒48小时后,72-96小时达到顶峰,之后症状逐渐减轻,也叫作“戒断反应”。
社会功能受损就要戒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因饮酒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吸食毒品致死的人。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不胜枚举:
长时间酗酒的人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健忘、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痴呆;
双手容易发抖,肝脏逐渐失去功能,导致肝癌的可能性增加;
酗酒还会引起兴趣爱好减退,人格改变,自私,偏执,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家庭和人际交往;
喝酒引发的安全生产、交通事故总是让人唏嘘,造成的人身伤害甚至生命的代价都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有些人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酒,饮酒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社会功能,才不得不开始戒酒。还有一种是饮酒者的家人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医院戒酒。
自愿戒酒是戒断成功的一半
戒酒不容易,戒酒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因此让人对戒酒产生畏难情绪。李素水主任说戒酒并非想象的那么难,科学戒酒很重要。
意识到饮酒行为过度就要坦然承认自己产生了酒依赖,此时戒酒理所当然也势在必行,而且要及早采取行动。李素水主任强调,戒酒这件事,只有出于自愿,才能最终戒断成功。
自行戒酒应循序渐进并坚持不懈。严重的酒依赖患者还要进行住院综合治疗:
第一个阶段为药物和支持性治疗。患者接受住院治疗通常需要2-4周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为心理治疗。这一过程尤为关键,需要长期进行下去。在院期间医生通过谈话、教育等各种方法,让患者自身认识到饮酒的危害,同时鼓励亲属、朋友理解、接纳患者,支持患者持续戒酒的行为。
戒酒需要顽强的毅力。患者出院后要做到滴酒不沾,宣告戒断成功后也绝不能再碰酒。而一旦再饮容易再次诱发酒依赖。
李素水 主任医师,精神病学科带头人,精神科首席专家。河北省第一位北京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硕士研究生、第一届十佳优秀精神科医师,现任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心理健康和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市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从事临床精神卫生工作30余年,发表论文50篇,主研课题获奖4项。擅长严重精神障碍、儿童心理发育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图文:院办王慕劲
本期编辑:郝学娜
往
期
精
彩
致敬护士节——市八院表彰优秀护士启动优秀护士长暨第三届十佳护士评选活动
我院精五科课题荣获河北医学科技一等奖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