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患有妄想性精神障碍,但外人对此一无所知;本该得到家庭呵护,外出打工却让他没有了任何监管。当其病情发作,偏执地认为他人与妻子有染时,悲剧发生了......
法警向被告人出示书证
休庭期间,公诉人葛志军(右二)与双方当事人协商赔偿事宜。张伟民/摄
胡贵轩和鲍志明(化名)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券桥乡同一个村庄。两家相隔百米,两人自幼一起摸鱼、打鸟、上学、放学,亲如兄弟。案发前,二人一起在江苏省常州市奥体中心网球场基建工地打工,住在一个工棚里。网球场基建工程即将完工,再有一个月,就能结算工钱回老家了,工友们唠嗑的话题离不开“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个个归心似箭。可胡贵轩一想起回家心里就堵得慌,他认为鲍志明害得自己没脸回家见父老乡亲。愤怒的情绪无法消解,胡贵轩最终决定杀死鲍志明。
年7月25日,常州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胡贵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后,胡贵轩未提出上诉。目前,判决已生效。
想象中的“婚外情”
52岁的胡贵轩与妻子季舒敏(化名)结婚20多年,育有二女一子,大女儿嫁到郑州,小女儿和儿子在上初中,季舒敏留守老家种地照料孩子,家境较艰难。47岁的鲍志明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才6岁,妻子因患多种疾病留守在家。俩男人常年在外打工,俩留守妻子互帮互助姐妹相称。
年10月4日,胡贵轩、鲍志明和同村几名乡亲踏上南下的路,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常州。妻儿依依不舍,到车站送行。
一行人说说笑笑,只有胡贵轩显得闷闷不乐。因为他内心认定妻子有异心:“舒敏呀舒敏,你是来送我的吗?别装了,你明明是来送鲍志明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眼神我都看出来了。这不,村上人都来看我笑话了。”到了车站,胡贵轩没和妻子告别,头也不回地进了站台。
通过审讯逐渐发现,胡贵轩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
两个月前,鲍志明带着十来个村民去新疆打工摘收香梨,其中就有季舒敏,当时胡贵轩因脑溢血刚出院没去成新疆。一个月后鲍志明一行从新疆回来,胡贵轩见妻子与鲍志明说了几句话就很不痛快,认为“鲍志明与我老婆肯定好上了”。
在常州打工期间,胡贵轩与鲍志明等8个老乡共住一宿舍。晚上感觉无聊时,人们会打打牌。胡贵轩从不参与任何娱乐活动,一般是独自出去散步,回来倒头就睡。
年11月24日下午,工间小憩时分,工友围在一起,边抽烟解乏边聊天,唯独胡贵轩在一旁抽闷烟。一言不发。当鲍志明说“我那小儿子6岁了,可好玩啦,想起他来啥疲劳都没了。还想再生一个呢”这句话的时候,胡贵轩一下子被刺疼了:“再生一个?是跟我老婆再生一个吧!”
收工后,胡贵轩拨通了妹妹胡前芳(化名)的手机,说出了自己内心已认定为事实的猜测,告诉妹妹,他觉得家里的三个孩子都不是自己亲生的,而是季舒敏和鲍志明生的,他觉得自己没脸回家了。听到这些话,胡前芳劝哥哥不要胡说八道,还说“你是不是脑子又出问题了?医院弄点药吃”。十多年前,胡贵轩家出了点变故,因此受了刺激,变得神叨叨的,总觉得别人都在害他。当时还医院,医生诊断后说胡贵轩有精神病,开了药,前后治疗了三年多。
这次,二哥来电时说的话又有些神叨叨的,她便让他去买药吃。可她万万没想到,接到电话的第二天,胡贵轩就作出了疯狂的举动。
妄想症酿悲剧
跟妹妹通完电话,胡贵轩没去药店而是去了超市,买了把长30公分的刀。回到宿舍后,他把刀藏在床铺下。
晚上下工后,大伙说说笑笑地围在一起吃晚饭,胡贵轩则独自蹲在一边闷头吃。工友们的说笑声在他脑子里嗡嗡作响,他觉得大家都在嘲笑自己是傻子,挣钱养着别人的孩子。怒气之下,他丢下饭碗离开了宿舍。一小时后,他回到宿舍,上床蒙头就睡,此时,工友们还在打牌。他在被窝中暗下决心:今晚必须下手。
晚上10点半左右,工友们都睡了,胡贵轩睡一觉醒了。他扭头看了看对面床上的鲍志明,对方鼾声不断,睡得正香,而这鼾声刺激着胡贵轩。他从铺下抽出刀来,一个箭步窜到鲍志明床前:“你小子倒睡得踏实,我一个好好的家被你毁了!”他将刀对准鲍志明的颈脖猛刺过去,一刀走偏刺在了对方的脸上。鲍志明惊醒后大喊:“你要杀我。我啥对不住你啦?”鲍志明想起身,却被压住,胡贵轩朝其颈部胸部猛刺。响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老乡,他们扑过来按住胡贵轩,鲍志明滚落在地想站起来,却怎么也站不起来。胡贵轩挣脱工友,对准奄奄一息的鲍志明背部又猛刺了多刀。一名工友冲出宿舍呼救。虽然救护车与警车相继赶到,可鲍志明已无生命迹象。
胡贵轩平静地坐在床边等待警察,他知道“犯了人命,是要坐牢的”。听到警笛声时,他站起身来上了警车。
法医鉴定:被害人鲍志明头面部、颈部、胸部、上肢多处创口,背部共11道创口深达胸腔,刺破肺部,5根肋骨断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公安机关调取手机通话记录显示,被害人鲍志明与被告人妻子季舒敏在案发前确有通话。他俩究竟是什么关系?胡贵轩的怀疑究竟是事实还是臆想?
他活在想象的世界中
常州市公安机关承办人赶赴河南省方城县券桥乡取证。村支书老卢说,胡贵轩和鲍志明都是他看着长大的,胡贵轩从小就是闷葫芦,总怀疑老婆跟谁好上了,季舒敏跟哪个爷们儿说句话,胡贵轩就找茬跟她掐。季舒敏性格好作风正派,从没听说她跟哪个男人暧昧。鲍志明和季舒敏共十来个村民去新疆打工,回来也没听说他俩暧昧,要真有那事,村里早传开了。多名同去新疆的老乡也作证称,在新疆打工的日子,他们白天忙着摘果子,晚上男女分开住,即便是夫妻也分开住,鲍志明和季舒敏根本没那事。
在季舒敏眼中,结婚20多年里,胡贵轩对自己一直很好,偶尔夫妻间起了争执,也都是他让着自己。但有一点让她受不了的,就是胡贵轩有疑心病,只要看见自己和别的男人说话,他就生气。季舒敏还说,胡贵轩经常整夜不睡觉,自言自语,去医院诊断的结果是他患有精神病,近几年一直吃药。
对于自己和鲍志明的通话,季舒敏说,因为胡贵轩去常州打工是鲍志明介绍的,胡贵轩的状态鲍志明会跟家人说。鲍志明告诉季舒敏,胡贵轩有点神叨叨的,说要回去。季舒敏考虑到两个孩子在读书,家庭开销较大,让鲍志明劝他留到春节再回家。
公安机关对胡贵轩进行了司法精神病鉴定。鉴定书认为,被鉴定人近三个月来逐渐出现精神异常及幻觉,作案时处于妄想性障碍发病期(偏执状态),杀人动机为病理动机,但同时认识到杀人不合适,虽对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有削弱,但未达完全丧失程度,清楚自己面临的诉讼性质及可能承担的后果。鉴定意见为:(1)被鉴定人患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作案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2)限定刑事责任能力。(3)有受审能力。
被告人被判无期
胡贵轩故意杀人案是常州市检察院实行司法改革“员额制”后检察长葛志军承办的第一起刑事案件。他仔细审查证据材料,确定补充侦查提纲,督促移送作案工具,耐心听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客观鉴别其真伪,对被害人是否存在过错、犯罪嫌疑人是否认定自首、适用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剖析和全面把控。年4月21日,常州市检察院以被告人胡贵轩构成故意杀人罪向常州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被害人鲍志明是家中的顶梁柱,小儿子只有6岁,妻子身患高血压、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他的遇害,让孤儿寡母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妻子遭丧夫之痛后一病不起。她无法接受胡贵轩为精神病患者将要得到从轻处罚的事实,多年和睦相处的两家一时关系紧张。得知这一情况后,年4月26日,葛志军接待了被害人的舅舅等亲属,解释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及相关法律规定,理性化解矛盾,同时建议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给予被害人亲属司法救助金3万元。
7月4日,常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葛志军以公诉人身份出庭支持公诉。休庭期间,葛志军就赔偿事宜等再次与被告人女儿及被害人舅舅进行沟通;等待宣判期间,葛志军多方协调,释法说理、化解矛盾,敦促被告人亲属支付了赔偿款。
7月25日上午,常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宣判,辩护人当庭宣读了被害人亲属出具的谅解书,对被告人因精神病发作而实施暴力犯罪表示了谅解。法院认为,被告人胡贵轩作案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作案后能归案自首,且其亲属协助支付了被害人近亲属部分赔偿款,得到了被害人亲属的谅解,对其作出从轻处罚,判处被告人胡贵轩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后说法
江苏省常州市检察院检察长
葛志军
近几年,外来人口中因精神及心理疾病导致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现行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没有精神状况方面的记录,用人单位、所在社区及派出所都无从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是否患有精神障碍,以致发生恶性事件造成重大伤亡而措手不及。建议暂住人口登记制度中设立“精神状况”登记内容,备案后由暂住地相关部门跟踪观察,敦促治疗及防范。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显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障碍严重威胁人类安危,诱发暴力犯罪。截至年底,我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万人,其中55%以上是胡贵轩这样的贫困人群,就诊费用成为阻碍收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拦路虎”。针对贫困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的现状,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十部门制定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年)》,规划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提出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到年,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要达到8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特别是命案显著减少,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
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异常前都会有蛛丝马迹,若孤身在外,则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协助治疗,从而导致悲剧发生。精神障碍患者应尽量就近就业,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照顾,可有效避免恶性事件发生。我国法律规定直系亲属是精神障碍患者的法定监护人,监护人有三项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2)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各项法律活动;(3)教育、管好被监护人。如果精神障碍患者一定要外出打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其监护人应尽可能陪同,以履行不可推卸的监护责任。精神障碍患者没有能力主动就医或自我矫正,为防患于未然,亲属的日常呵护不可或缺。
来源
检察日报
文字丨纪萍何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