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刚过,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上午的康复训练活动。在技能训练室里,治疗师看到一张熟悉而又崭新的面孔。熟悉是因为他参与人际心理治疗已经10次了,崭新是因为他之前总是紧张、低头不语,而如今能够面带微笑与大家互动,他就是住院患者李某(化名)。李某,男,30岁,13年前因学习压力大渐渐出现精神失常,生活被动懒散,多疑,自言自语,听不清楚内容。曾在当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3次,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用药治疗,但效果不佳。家人为求进一步治疗,送入医院,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入。在诊疗中发现,患者意识清,接触交谈欠佳,否认幻觉,思维松弛,思维内容凌乱,情感平淡,意志活动减退,孤僻懒散,沉默不语,不主动与周围人交往,无自知力。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师为其制定了人际心理治疗计划,并督促其按时按计划参加训练。通过10次的训练,患者由被动参与,督促参与,到主动参与,病情逐渐有了好转。看到李某某的变化,家属探视时也感到很欣慰。
人际心理治疗(IPT)是一种短程、限时和聚焦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症状与当下人际背景的关联性,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患者人际功能的1~2个问题领域,目标是促进患者对当前社会角色的掌控和人际情景的适应,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的目的。这项治疗次数通常限制在16~20次,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左右。IPT是高度结构化的治疗方法,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任务,治疗师需要提前说明任务并指导患者积极有效地合作。
1.初始阶段:也是评估阶段,通常需要1~4次会谈,主要工作为采集病史、做出诊断性评估及介绍IPT治疗的一般情况,最终确定将要开展的焦点人际问题领域。主要包括:评估性诊断、人际问卷、确定人际关系、确定患者角色、选择治疗方法、对治疗的解释,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等。2.治疗中期:通常有8~10次会谈,是治疗的核心阶段,在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换或人际关系缺乏等人际问题中,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疗。每次治疗性会谈开始时治疗师可向患者问这样一个问题:“上次会谈以后到现在这段时间内发生过什么吗?”这样提问可使治疗的重点集中在“此时此刻”。患者会描述他们近期的心境与发生的事件。治疗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患者找出心境与人际事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患者情绪好转或变差,应进一步提问:“有什么事情发生过吗?患者做了些什么?治疗期间要改变什么方面的问题?”如果患者叙述一个事件,则询问他的情感反应怎样?一句话,此治疗阶段的关键是找出患者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向患者提供对精神症状的正确理解,结束时概括总结治疗的关键点。
3.结束阶段:通常是最后的3~4次会谈,主要任务是帮助患者回顾治疗经过并展望未来,明确治疗即将结束,处理结束带来的情绪,总结治疗的收获,帮助患者认同其自身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案讨论,鼓励识别症状复发的早期征兆并正确对待。我们团队认为,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不但要达到临床治愈,而且还要防止疾病的复发,让其能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人际心理治疗对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转载于健康报,如有侵权,请与管理员联系
↓心理治疗师+医务社工师报名扫码咨询↓
扫码报名阳明心理研究院客服中心
-
或
添加客服老师联系方式
(陈老师:)
相关培训信息动态可查询:
湖北阳明心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