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儿童发热ldquo小百科rdquo
TUhjnbcbe - 2021/4/16 15:52:00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儿科门急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保护性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是,发热过高或发热持续时间过久,也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构成威胁,引起一些不良影响。

一、认识婴幼儿发热

高热可以使婴幼儿的大脑皮质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烦躁不安,或者发生高热惊厥。高热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婴幼儿腹泻。高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因此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及便秘等症状。持续发热可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可继发细菌或病毒的二重感染。

二、怎样判断小儿发热?

小儿正常体温:

肛温体温范围:36.5℃~37.5℃,腋窝温度范围:36.0℃~37.0℃。

发热指标: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

(一)热度分级(腋温):

1、低热:37.5℃~38℃

2、中度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注意事项:

(1)家长要对小儿的体温变化有所了解。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体温是在一定的范围中波动。腋温为36℃~37℃,傍晚时体温较清晨时高,哭闹、饮食过多以及运动后都可影响体温使之稍有增高。尤其对于新生儿、小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功能未成熟,外界气温、哭闹、喂奶、衣服的厚薄等均能引起体温波动。

(2)发现宝宝发热时,不要手足无措,应先弄清宝宝是病理性发热还是生理性发热,再做出正确的处理。

三、体温测量工具和测试位置

(一)体温测量工具:

1、电子体温计;2、水银玻璃体温计;3、红外线体温计。

(二)各种体温计的优缺点:

1、玻璃体温计示值准确,稳定性高,但易碎。

2、电子体温计读数清晰,便于携带,但易受干扰。

3、红外线体温计测量皮肤表面,准确度较差。

(三)测试位置

腋温、口温、耳温、肛温。其中肛温的测量温度最准确,但大多数妈妈都不喜欢用这种方法,因为宝宝不容易配合。因此,临床主要以腋温为主。

(四)测试时间:

觉察到孩子发热时,可以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这样一天测量6次,把测试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有助于细致、准确地掌握病情。如果就医的话,这也是提供给医生的绝好第一手资料。

(五)体温测量不准确的原因:

1、腋温:不要在孩子刚洗浴完进行体温测量,腋下有汗要擦干后再测。

2、口温:应注意刚吃或喝完东西时不要测温,要等待30分钟以后测量。新生儿太小,禁止用口表像大人一样测体温。

3、耳温:必须耳内无阻塞物或过多耳垢堆积才能测得准确温度。

四、小宝宝为什么容易发热?

1、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备,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2、一部分孩子在接种过疫苗后一段时间会发生低热现象。

3、婴幼儿抵抗力弱,常会因感染而引起发热。

4、长期的低热也可能是由肺结核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的。

五、宝宝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一)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是:

1、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儿。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2、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

3、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热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

4、假如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留意观察即可。

(二)病理性发热(可能原因)

1、感冒: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以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中国A型流感的年度周期性随纬度增加而增强,呈多样化的季节性特征:北方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2月单一年度高峰;而B型流感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

2、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夏季多发,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3、幼儿急疹:1岁左右的宝宝最容易得。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热(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热退疹出),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4、打预防针:因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

5、败血症: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细菌或真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存在地区差异。

6、尿道感染: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7、脑炎、脑膜炎: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腰穿抽脑脊液。(由专业人士进行,是安全的医疗行为,家长不必担心)。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

8、肠胃炎合并脱水: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有:呕吐、腹泻、少尿、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其排泄物需要特别隔离。

9、川崎病:1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脚四肢肿;颈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

10、猩红热:患者也可表现为发热、皮疹、杨梅舌等特点。但其发病年龄较大,常有疾病接触史,口周苍白圈,无眼结膜充血及典型四肢末端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冠状动脉损害,咽拭子培养A组链球菌阳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

11、EB病毒感染:多表现发热、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大。但该病实验室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且噬异凝集试验及血清EB病毒IgM抗体阳性。

六、宝宝发热怎么办?

1、孩子发热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

2、如3个月以上孩子发热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使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3、3个月内的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4、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或洗澡:水温调节在37℃,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热量散出,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注意不要给宝宝酒精擦浴,酒精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

(2)降低室温(夏季),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使宝宝体温慢慢地下降。

(3)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4)冰袋冷敷或退热贴: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

(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5、宝宝在家中出现高热惊厥(抽搐)怎么办?

(1)保持宝宝呼吸通畅;

(2)控制惊厥:捏、按压宝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

(3)降低体温:物理降温加退热药并马上就医。

解惑环节:

1、发热会使宝宝烧成肺炎吗?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病毒、细菌等不同病原体或其它致病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小儿肺炎临床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继之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湿罗音等表现。小儿肺炎的发热一般没有固定的热型,有的表现为持续发热,有的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在新生儿、重症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体质虚弱的患儿可无发热。

发热是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可以这样讲,是因为肺部炎症引起了小儿发热,而并不是由于发热而导致了小儿肺炎的发生。

2、发热会使孩子脑子烧坏吗?

一般说来,发热不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即使在小儿发热过程中出现惊厥、脑病等表现,也并非都是由于发热所致。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细胞本身受病菌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

3、发热就一定是病重的表现吗?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人体的免疫系统在体温较高的时候,战斗力会得到增强;而不少细菌和病毒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攻的能力也会降低。人体每一次发热,都会给免疫系统一次锻炼的机会。发热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病重。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体温高低不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更关键的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发热ldquo小百科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