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医生,我关节痛,可不可以吃阿司匹林止痛?”
“刘医生,您能不能告诉我,哪些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
“刘医生,我吃非甾体抗炎药可不可以降尿酸?”
门诊常常会遇到痛风患者问我这样的问题,其实无论是半夜剧烈疼痛让人难以入眠的痛风性关节炎,还是连续肿胀疼痛的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免疫性的关节疾病都难免会使用到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全世界大约每天有万关节炎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我们常常见到的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如此多的非甾体抗炎药,对于关节疼痛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而言,选择起来确实不容易。而且不同的关节疼痛,使用方法各不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付常见的关节炎出现的疼痛和肿胀。
作用机制决定非甾体药物类别年,首个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合成;
,保泰松(苯丁唑酮)成为第一个被命名的非甾体抗炎药;
年,消炎药(吲哚美辛)上市;
年,布洛芬(异丁苯丙酸)上市,随后丙酸类的萘普生(甲氧萘丙酸)、苯乙酸类的双氧灭痛(双氯芬酸)、昔康类的炎痛喜康(吡罗昔康)等相继问世;
年代,新型烯醇酸类美洛昔康、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萘基烷酮类萘丁美酮等先后上市;
年代,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西乐葆)、瓦德昔布(戊地昔布)、帕瑞昔布、依妥昔布等上市;
21世纪初,新型脂氧合酶(5-LOX)环氧化酶(COX)双效抑制剂替尼达普上市。
从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这类具有抗炎、抗风湿、镇痛、解热和抗凝血等作用的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新的产品出来。这类药物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而言,广泛用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
非甾体药物主要根据其化学结构、选择性抑制程度、作用时间长短等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大致来了解一下相关药物的类别:
非甾体药物按化学结构分为七类:①甲酸类,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其疗效肯定,但副作用明显;②乙酸类,代表药物为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③丙酸类,代表药物为布洛芬、萘普生等;④昔康类,代表药物为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⑤昔布类,代表药物为塞来昔布、帕瑞昔布等;⑥吡唑酮类,代表药物为氨基比林、保泰松等;⑦其他类,代表药物为尼美舒利等。
非甾体药物按选择性抑制程度分为三类:①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药,代表药物为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帕瑞昔布等;②一定选择性COX-2抑制药,代表药物为尼美舒利、依托度酸、美洛昔康等;③非选择性抑制药,代表药物有吲哚美辛、阿司匹林(有将阿司匹林归于特异性COX-1抑制剂)、舒林酸、布洛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氟比洛芬等。
非甾体药物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分为两类:①短半衰期的非甾体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双氯芬酸、依托度酸、酮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英太青、戴芬、萘普生等;②长半衰期的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尼美舒利、依托度酸、依托考昔、萘丁美酮、艾瑞昔布等。
非甾体药物按对软骨的影响不同分为三类:①对软骨基质有不良影响,如水杨酸类、消炎痛和保泰松等;②对软骨基质无明显影响,如炎痛喜康;③对软骨蛋白聚糖合成有促进作用,如舒林酸、双氯芬酸等。
非甾体抗炎药是欧美国家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AAOS指南中强烈推荐有症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口服或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以缓解疼痛。
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和消炎在了解非甾体抗炎药如何对关节炎消炎镇痛前,我们先来了解风湿关节疾病的炎症是如何出现的。通常,在骨骼内部没有能够感知疼痛的神经末梢,但是在关节中有比较多的可以感知疼痛的痛觉感受器。
当关节或滑膜出现炎症时,发炎的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磷脂酶A2的酶,它会催化磷脂水解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酶(COX)的催化作用,就会生成前列腺素这种炎症机制。不断被生成的前列腺素,一方面刺激关节中可以感知疼痛的受体,向大脑传递疼痛;另一方面,进一步诱发炎症,让关节滑膜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关节出现肿胀、发热、疼痛的症状。
尽管非甾体抗炎药种类繁多,但是其镇痛机制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的前列腺素,从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阻断炎症反应的过程。
非甾体抗炎药的解热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人体体温调控中心及下丘脑发挥解热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只能让发热者的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解热药仅仅是对症治疗,当体内药效消失后体温还会再度升高。所以对于关节炎出现发热情况,不能轻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而要从病因出发,仅用于高热时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疼痛部位的外周,能产生中等程度的镇痛,对于各种创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是没有效果的。一般用于关节肌肉疼痛、头痛、牙痛等慢性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淋巴细胞活性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分化,减少对传入神经末梢的刺激;能直接作用于伤害性感受器,阻止致痛物质的形成和释放。
非甾体抗炎药的消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白细胞的聚集、减少缓激肽的形成,改变淋巴细胞反应,减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等发挥消炎作用,从而对控制风湿免疫性关节炎的急性疼痛起到“治标”的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有很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但选择药物要有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伤心、伤肾又伤胃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如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伴有局部锐痛、炎性疼痛、酸胀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等急、慢性疼痛,其中非甾体抗炎药物是作为常用的止痛药物作用于临床。
随着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的增多,这类药物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