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你从新闻里看到过多少次自杀?
lofter写手、被指责作文负能量的10岁小女孩、三浦春马、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泰州高二学生......
同时,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根据日本政府统计,自年7月以来,日本全国的自杀人数已经连续3个月较年同比增加;美国石英财经网报道,与去年同季度相比,今年4-6月美国出现焦虑的人数增加两倍,而抑郁的出现率增加三倍。
这些切实的数据和社会事件再次引起了大众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学期SBMS心理科普栏目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在这一期的文章中,我们来一起聊聊心理健康领域相关概念。
1
概念辨析
心理精神
你心理有问题吧???
阿珍
阿强
你精神才有问题??
一个人“心理有问题”和“精神有问题”,哪一个更严重?很多人会觉得精神疾病比心理疾病的症状更为严重,认为精神障碍是由于脑内化学物质发生障碍而引发的疾病,而心理疾病是个人“胡思乱想”的结果。而实际上,这里的“心理”和“精神”从学术角度来说是同一个概念,均对应于英文“mind/mental”。
《使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第三版)》“总论”中提到:“心理障碍也称精神障碍,故心理症状也称精神症状;心理疾病也称精神疾病。”
疾病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从年出版的第9版开始,就不再将精神科疾病称作“疾病”,而均称为“障碍”。原因之一是,目前我们还难以确定精神疾病的病因,也无法精确地对其进行检测和诊断,但为了研究和治疗,只好先将一些出现特定症状的人归纳成为一类,给予一个暂时性的「病名」——“障碍”(disorder),以此来区别于医学上“疾病”(disease)的概念;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能更好地消除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改善患者就医现状。
从这种角度来说,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其实都对应了同一个概念,即“mentaldisorder”(以下统一称为心理障碍)。
当然,一些书籍、专家依然会使用“心理疾病”一词来特指心理障碍中更为严重的部分,对此的说法目前还不是绝对统一的。
一些书籍、专家依然会使用“心理疾病”一词来特指心理障碍中更为严重的部分,对此的说法目前还不是绝对统一的。3版(CCMD-3)。
理清了上述两个概念以后,我们就可以对其他相关概念,如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病等等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了。
2
心理障碍概念框架
目前主流的心理障碍分类和诊断的标准主要有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仅分类)、美国的《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滑动查看
在正式介绍概念框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虽然不同障碍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但确定一个绝对界限是很困难的,判别常常会随着时代、环境、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各种权威的分类诊断标准也一直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进行修订,很多判断标准和命名也并非绝对刻板而一成不变的。例如,同性恋在第三版手册之前都被认为是一种性障碍。
该领域中的很多概念的定义目前可能还较为模糊或存在争议,概念之间的边界也常常不够清晰,存在交叠。因此本文提供的框架是综合各家理论和实际运用给出的一种相对明确的分类框架,仅供参考。
心理异常
首先,一个人的心理出现的不健康状态,统称为“心理异常”。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公认的心理异常的判断原则有三条:
1.心理反应的合理性原则——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表现是否与客观环境相适应。如,无缘无故地发怒。
2.心理过程的协调性原则——各个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如,认识到从事某件事对自己意义重大,却激不起任何情绪,行动上也拖拖沓沓。
3.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原则——个性特征是否出现了难以理解的改变。如,乐观热情的人突然毫无原因地(或因为很小的事)变得沉默冷淡。
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判别者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经验、心理测验、以及被判别者心理特征的统计数据、病因症状表现和社会适应状况做出是否异常的判断(具体参照使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第三版))。
心理问题
心理异常的最“初级”(非病理性)形态,叫做“心理问题”(mentalblock)。通常受一定的情景所诱发,且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
几乎所有人都可能遇到心理问题。如,考试时可能出现的情绪过敏性紧张、思维反应迟钝、健忘等;由于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较大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
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一般心理问题若没得到及时解决,可能会逐渐积累、迁延、演变,变成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开始脱离诱发情景而依然长期存在,且具有明显的经常性和持续性。如,感到不能被他人欣赏,无根据地焦虑,时时事事吹毛求疵等。
心理障碍
当心理问题不断放大,多种心理问题集中、综合,则可能发展为“心理障碍”(病理性)。心理障碍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其特点可概括为:①心理机能失调;②个人的痛苦;③非典型/文化所预期的。
心理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是病理性心理异常的统称。我们熟知的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癔症、各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均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心理障碍通常可依据有无幻觉妄想、能否自知自身精神状态、目前的社会功能水平等,细分为轻性心理障碍和重性心理障碍。
轻性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和人格障碍。我们常说的神经症(neurosis)便是轻性心理障碍的一种,它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了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重性心理障碍,也就是精神病(psychosis),包括器质性精神病和功能性精神病。重性心理障碍中有脑部的病理变化的又可称为器质性精神病,目前暂未发现明确脑部病理变化的功能性精神病。
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具体分类
*道德性质: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是指,无论持什么道德观点,总可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各维度特征主要参照DSM-V、许又新神经症判断标准、《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
*具体的区分做不到量化,只有大概的区间。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概念从DSM-V开始,便不再出现在手册中。因为根据DSM对精神障碍分类的五个维度,专家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过于模糊,并与其他障碍的定义混淆,因此删去了这两个概念。但在一些场合/书籍中,这两个概念仍被沿用。
3
总结
综上,我们可以粗略地总结为,对于那些心理异常的程度并未达到医学诊断标准的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健康的人群处于短期心理不健康的状态中,他们可以通过寻找心理咨询师处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这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被称为来访者;而对于那些达到医学诊断标医院的精神科寻找具有处方权的心理医生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他们的情况称为心理障碍。但是对于一些更加具体的概念区分其实并不绝对,还是要视具体情况来看待。
本期福利
既然你已经看到这里了,不如做一个小测试考察一下自己对以上知识掌握程度吧!小伙伴们可以将你的投票结果截图发送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