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进入消化道以后,约10%会在胃被代谢掉,剩余的90%很快进入血液。除少量可以从尿、汗液及呼气排出外,剩下的90%以上的酒精需在肝脏中代谢。
肝脏代谢酒精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①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将酒精转化成乙醛;②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将乙醛转化为乙酸;③通过三羧酸循环的生化反应,将乙酸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体外。
如果饮酒量比较少,上述第①步很快完成,很多人之所以酒醉,主要是卡在了第②步。不同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含量不同,乙醛脱氢酶相对缺乏的人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这样乙醛就会在体内蓄积。乙醛比酒精更加有害,可以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产生脸红、心悸、恶心等不适。
相关研究显示,国人中近一半的比例天生缺乏乙醛脱氢酶。因此那些动辄“喝酒脸红”的人,并不是酒量大,而是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相对缺乏、更容易醉酒。乙醛脱氢酶富足的朋友,可以很快将乙醛代谢为无毒的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这类人才是真正的酒量大、不容易喝醉。
想防止醉酒,该怎么办?
1、减少或延缓酒精在体内的吸收
酒精分子很容易穿过肠壁进入血管,化学性质也相对稳定,不容易减少吸收。因此要努力做到“延缓吸收”,比如喝酒前适当吃些主食、让酒精在胃里多待一会儿,“垫一垫肚子不容易醉”还是有道理的。
2、增加乙醛脱氢酶的量或活性
人体里有多少乙醛脱氢酶与基因有关,理论上“酒量”是天生的,很难通过所谓的每天少量喝酒、让乙醛脱氢酶的量在“锻炼”中发生改变。
如果发明一种专门补充肝脏乙醛脱氢酶,是不是就能解酒了呢?这是比较难的,因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进入胃酸后就会失活、分解成氨基酸。口服的酶根本进不到肝脏里。但有人说“每天喝点小酒”,或许可以让酒量得到部分提高。这是因为长期饮酒会使肝脏的另外一条“解酒”途径——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的活性得到增强,在这个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细胞色素P-(CYP)2E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脏药物代谢酶(肝药酶)”,可以将乙醇代谢为乙醛。但是,肝药酶无法将乙醛转化为乙酸,导致乙醛继续在肝脏堆积。需要强调的是,代谢酒精不是肝药酶的“正职工作”,解酒能力非常有限。所以,理论上长期喝酒也很难“练”出酒量。
既然乙醛脱氢酶的量是天生的,能否通过提高它的活性来解酒呢?研究发现美他多辛是乙醛脱氢酶激活剂,可拮抗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乙醇脱氢酶活性下降,加速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和酮体经尿液排泄。在健康志愿者中,美他多辛可以让乙醇代谢的半衰期从7小时15分钟缩短至5小时50分钟。但是,美他多辛属于处方药,只用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凭处方购买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想据此来解酒或提高酒量是万万不可的。(《全科医学论坛》综合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