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它是在我国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及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广泛开展预防肝脏疾病科普知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
爱肝日到来之际,我们来谈谈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第五位的药物性肝损伤。
现实情况是,对药物性肝损伤,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和警惕性依然欠缺。
很多人仍认为中药、保健品、“自然无添加”植物药品无毒无害,甚至为了调理身体状态、美容养颜而自行服用,没事吃点儿调一调。
前段时间就有个身边的例子,一位阿姨觉得自己身体虚弱想调理下身体,吃了两周中药,出现不适症状误当作胃病来治,医院诊断时转氨酶数值已经高达几千多(转氨酶相当于肝脏的“晴雨表”,正常为40以下),直接进了ICU。
不久前,消化疾病领域顶级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引起广泛讨论,该论文的研究题目为《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
该研究纳入家医院例数据,结果显示:
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人,高于欧美国家,并且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26.81%),其他还有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等。Gastroenter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