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风险作用的
TUhjnbcbe - 2021/2/13 12:36:00

《精神相关疾病论坛》杂志

年02期

前言

自杀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约4-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于自杀。高达20-4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尝试自杀。预防自杀或自伤对于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早死亡来说非常重要。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可以预防自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的使用与降低自杀风险有关,而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FGAs)则没有这种作用。

该研究中,以台湾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研究使用不同抗精神病药与自伤住院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一项基于台湾全民健康保险数据库(NHIRD)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年龄15-45岁、在-年间被新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最后例新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被纳入分析。研究结局定义为诊断精神分裂症后因自伤或不确定性伤害而导致的首次住院。将抗精神病药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FGAs:氯丙嗪、氟哌噻吨、氟哌啶醇)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基于限定日剂量(definedailydose,DDD)对抗精神病药剂量进行分层分析。将每人每天的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分为四个日剂量组:0(未使用;对照组)、0且0.5、≥0.5且1、≥1DDD。将平均日剂量作为一个连续变量来研究剂量-疗效关系的趋势。

研究结果

在随访的人*年的名患者中,共有人因自伤而住院。自伤住院的粗发生率为每年人中有4.5人。

与15-24岁的患者相比,35-44岁的患者自伤住院的风险较低(调整后比值比[aRR]=0.76,95%置信区间[CI]0.69-0.85)。分裂情感障碍、酒精或物质使用障碍、自伤住院史和共病多种躯体疾病(Charlson共病指数评分≥2)都与自伤住院的风险增加有关。较长的病程与较低的自伤住院风险有关。出院后第一个月的自伤风险最高(aRR=3.16,95%CI2.71–3.69),出院后第一年内风险逐渐下降,但仍高于非住院组。合并使用抗抑郁药、苯二氮?类药物或情绪稳定剂类的抗癫痫药会增加自伤住院的风险。相比之下,锂盐与自伤风险无关。与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相比,现阶段使用抗精神病药对自伤有保护作用(aRR=0.88,95%CI0.79-0.99),而以前使用抗精神病药则没有此作用(aRR=1.06,95%CI0.81–1.39)。

统计证据表明,现阶段使用抗精神病药与自伤住院风险之间存在剂量-疗效关系,即每日剂量越高,自伤风险越低(P有0.的趋势)(图1)。与没有或以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相比,仅在DDD≥1时发现现阶段使用抗精神病药对自伤风险有保护作用(aRR=0.81;95%CI0.72–0.91)。对于进行了单独或群组研究的四种FGAs,DDD≥1与自伤风险无关;而DDD<1与自伤风险增加有关。相反,把8种SGAs作为一组研究,在DDD为0.5–1.0或≥1.0时,与自伤风险降低相关,尽管每个SGA的模式不同。

图1当前使用抗精神病药与自伤住院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在使用一个DDD或更高剂量的组别中,与未使用或以前使用相比,现在使用SGAs组自伤住院风险降低41%(aRR=0.59,95%CI0.52–0.68),而使用FGAs(aRR=0.92,95%CI0.74–1.14)则与自伤住院风险的改变无相关性。与之相反,抗精神病药的联合使用与自伤住院的风险增加有关(aRR=1.27,95%CI1.10–1.46)。

几种SGAs(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氯氮平、利培酮)与自伤风险降低有关,目前使用奥氮平与自杀风险降低有相关趋势(P=0.)。目前使用氯氮平最大程度降低了自伤风险(aRR=0.26,95%CI0.15–0.47)。

基于神经科学命名法分类,结果表明D2受体拮抗剂组(氨磺必利、氟哌噻吨、氟哌啶醇和舒必利)、D2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D2、5-HT2和NE受体拮抗剂(氯氮平、利培酮)均与自伤风险降低有关。相比之下,D2和5-HT2受体拮抗剂(氯丙嗪、氯噻平、奥氮平和佐替平)以及D2和5-HT2受体拮抗剂、NET再摄取抑制剂(喹硫平)与自伤风险的降低无关。

讨论

这是首个在亚洲人群中全面调查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与自伤住院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体来说,与不使用或曾使用过药物相比,目前使用一个DDD或以上剂量的抗精神病药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风险的降低相关。这一发现与之前的研究一致,其表明治疗依从性差或间断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与自杀风险增加有关。观察到的抗精神病药的保护作用似乎主要归因于SGAs。一项meta分析证明SGAs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的良好疗效强于FGAs。因此,SGAs对自杀行为的获益可能是通过抗抑郁作用介导的。此外,抗精神病药的临床疗效可以解释为对自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该研究中,阿立哌唑显示了对自伤风险的强大保护作用,与瑞典的一项研究一致,该研究表明,与使用氟哌啶醇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组自伤风险更低。利培酮对自杀风险的保护作用也与此前几项研究的结果一致。即使日剂量为一个DDD或以上剂量(例如≥10毫克),奥氮平的保护作用也很微小(P=0.)。奥氮平对自伤风险的保护作用可能较弱,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虽然喹硫平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并被广泛用于抑郁障碍,但此前的几项研究表明,喹硫平与降低自杀风险无相关性。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不同的抗精神病药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伤风险有不同的相关性。然而不同抗精神病药对自伤的影响是否真的不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伤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而不是一种明确界定的精神病理学。每种抗精神病药与自伤风险的关系的潜在机制仍有待阐明。

主要结果:

?抗精神病药治疗与精神分裂患者自伤风险降低相关。

?氯氮平显示出最强的保护效应,而其他几种抗精神病药包括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利培酮和舒必利,也与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风险有关。

局限性:

?该研究是基于报销记录的观察性研究,自伤风险与抗精神病药之间的关系可能被一些无法衡量的因素影响。

?该数据库未提供有关疾病严重程度的信息。

?该研究没有调查自杀意念恶化、未住院治疗的自杀行为、自杀身亡等情况。

参考文献:

MaCH,etal.Comparativeeffectofantipsychoticsonriskofself-harmamong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ctaPsychiatrScand.Apr;(4):-.

更多相关资料(中文译文+PPT)获取,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风险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