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收藏神经病学考试笔记,神经病学医者必
TUhjnbcbe - 2021/1/4 1:46:00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投稿爆料

第一章绪论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神经病学包括两部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讲述这两类疾病的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是神经病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

一意识障碍

1.意识: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意识的解剖学基础:大脑皮层及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完整性是维持意识或觉醒状态的基础。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1)嗜睡:持续睡眠状态,可唤醒,醒后基本上能正常交谈,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后又进入睡眠状态。

(2)昏睡: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醒后对问话作简单模糊的回答,旋即入睡。

(3)昏迷: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1)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及痛苦表情,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2)中度昏迷:对重的疼痛刺激稍有反应,很少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减弱,生命体征轻度改变。

3)深昏迷:对疼痛无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异常。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轻度意识障碍伴定向力障碍,有错觉。

(2)谵妄状态:较意识模糊严重,有丰富的错觉、幻觉,躁动不安,定向力障碍,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急性谵妄状态常见于高热或中毒,慢性谵妄状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醒状昏迷)包括:

(1)去皮层综合征(dedcorticatedsyndrome):能无意识睁眼闭眼、咀嚼、吞咽,瞳孔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刺激无反应,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去皮层强直),尿失禁,可有病理征,保持觉醒-睡眠周期。为大脑皮层广泛损害而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正常,见于缺氧性脑病、脑外伤和严重脑卒中等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2)无动性缄默症(askineticmutism):对刺激无意识反应,四肢不能活动,可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有睡眠一醒觉周期,呈过度睡眠状态;体温高、心律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尿便潴留或失禁,无锥体束征。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

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为桥脑基底部病变,双侧皮质脊髓束及桥脑以下皮质延髓束受损所致。患者意识清醒,四肢及大部分脑神经瘫,只能以睁闭眼及眼球上下活动与外界联系。

二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

(一)失语症

1失语症是后天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主要是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障碍。

2构音障碍是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病变使发音器官肌无力及运动不协调所致的口语语音障碍。

1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病灶都在外侧裂周围,共同特点是均有复述障碍。

1)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典型非流利型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语量少,找词困难,口语理解较好,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不同程度受损。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或相应皮质下白质病变。

2)Wernicke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流利型口语,语量多,发音清晰,但错语多,空话连篇,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复述及听写障碍。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

3)传导性失语:口语清晰,听理解正常,自发语言正常,复述不成比例受损是最大特点,自发讲话能说出的词也不能复述,为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白质病变。

2经皮层性失语综合征可为运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共同特点为复述相对较好,甚至不成比例的好。为分水岭区病变所致。

3.完全性失语所有的语言功能明显障碍,口语近于哑,只能发出“吗”、“吧”、“哒”等声音(刻板性语言),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严重障碍,预后差。优势半球大范围病变所致。

4命名性失语不能命名,但能描述物品功能,口语表达表现找词困难、赘语和空话,听理解和复述正常。优势侧颞中回后部或枕颞交界区病变。

(二)失用症

失用症是脑疾病患者无运动、感觉及智能障碍,能理解检查者的命令,但不能准确执行命令完成自己熟悉的动作,但不经意时可自发进行。为左侧缘上回、胼胝体前部或右侧皮层下白质病变。

1.观念运动性失用症最常见,患者不能按指令完成复杂的随意动作或模仿动作(如不能按指令伸舌),但可自动地反射性进行日常活动(如进食时可无意地伸舌舔摄唇边的米粒)。左侧缘上回病变所致,运动区及运动前区病变也可引起。

2.其他失用症如观念性失用症、结构性失用症、肢体运动性失用症、面一口失用症、穿衣失用症等。

(三)失认症

失认症是脑损害患者并无视觉、听觉、体感和智能障碍,不能通过某种感觉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但通过其它感觉可辨认,如患者看到手表不知何物,触摸外形或听表声却可知。

1.视觉失认看到原来熟悉的物品不认识,不能命名。如物品失认、面孔失认,为后枕叶、纹状体周围区和角回病变。

2.听觉失认听力正常却不能辨别原来熟悉的声音。为颞叶病变。

3.触觉失认深浅感觉正常,但通过触摸不能辨别原来熟悉的物体。为驭侧顶叶角回、缘上回病变。

4.体象障碍患者视觉、本体觉正常,但对躯体各个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及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不能认识,表现自体部位失认、一侧肢体忽视、病觉缺失和幻肢症等。为非优势半球(右侧)顶叶病变。

5.Gerstmann综合征表现双侧手指失认、肢体左右失定向、失写和失算。为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病变。

第七章头痛

头痛:外眦、外耳道和枕外隆凸连线以上部位疼痛

面痛:连线以下到下颌部的疼痛。

第二节偏头痛

偏头痛(migraine)是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表现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

2、发病机制:

(1)传统的血管学说:先兆症状与颅内血管收缩有关,随后由于颅内、外血管扩张导致头痛发生。

(2)三叉神经血管假说:下丘脑、边缘系统神经元功能障碍→血管病变。

(3)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异常学说:5-HT的代谢异常在偏头痛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1)无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1)符合下述2—4项,发作至少5次以上。

2)如果不治疗,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

3)具有以下特征,至少2项: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至重度(影响日常活动);④活动后头痛加重。

4)发作期间有下列之一: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

5)无器质性和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疾病无密切关系。

(2)有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1)符合下述2项,发作至少2次。

2)具有以下特征,至少3项:①有局限性脑皮质或(和)脑干功能障碍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先兆症状;②至少有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持续4分钟以上;③或有相继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先兆症状持续时间60分钟;④头痛发生在先兆后,间隔60分钟(头痛可与先兆同时发生)。

3)具有以下特征,一项以上:①病史和体格检查不提示有器质性疾病证据;②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有某种器质性疾病可能性,但经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已排除;③虽然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的初次发作与该疾病无密切关系。

(四)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

1、发作期的治疗

(1)轻-中度头痛: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类固醇类抗炎剂。

(2)中-重度头痛:麦角衍生物类;曲普坦类(sumatripton,尤舒)。

(3)严重头痛:酒石酸双氢麦角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神经安定剂。

(4)症状治疗:止吐。

2.预防性治疗:适用于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麦角生物碱治疗不能耐受或禁忌的患者。应首先消除偏头痛诱发因素,酌情选用下列药物:①B受体阻滞剂;②抗抑郁药;③抗癫痫药;④钙通道拮抗剂。

第八章脑血管病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SAH

1.脑血管疾病CVD:是指在脑血管壁病变或血流障碍的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

分类:急性脑血管病:TIA;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或中风)(出血性: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缺血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慢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

2.TIA:好发中老年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突然起病,呈反复发作性,每次发作的症状相对较恒定。

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多于2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短(24小时),恢复快,不留后遗症状。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病史。

3.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有对侧面部轻瘫,?系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皮层支的分水岭区缺血的表现。

特征性症状:?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主测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

可能出现的症状:?对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如偏身麻木或感觉减退,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的表现。?对侧同向性偏盲,较少见。为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层支或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皮层支分水岭区缺血而使顶、枕、预交界区受累所致。

4.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大多数不伴有耳鸣,为脑干前庭系缺血表现;?少数可伴耳鸣,系内听动脉缺血致内耳受累。

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表现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常可很快自行站起;系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病人对此有自知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保持;是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颞叶海马、海马旁回和穹隆所致。?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因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而致枕叶树皮层受累,引起暂时性皮质盲。

可能出现的症状:吞咽障碍,构音不清;共济失调;意识障碍伴或不伴瞳孔缩小;一侧或双侧面,口周麻木或交叉性感觉障碍;眼外肌麻痹和复视;交叉性瘫痪。

5.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病因: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白血、再障、血紫),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发病机制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形成,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液自血管壁渗出或动脉瘤壁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病绝大多数高血压性ICH发生在基底节的壳校及内囊区。

临床表现:多发在50-70岁。男性略多见,冬春季发病较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生。大多数病例病前无预兆,少数可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常在发病时突感剧烈头痛,瞬即呕吐,数分钟内可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A.基底节区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壳核出血最为常见,约占60%,丘脑占10%。由于出血常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故又称内囊区出血;壳核又称为内囊外侧型,丘脑又称内囊内侧型出血。

?壳核出血: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所致。表现突发的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同向性偏盲。双眼球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可有失语。出血量大可有意识障碍,出血量较小可仅表现纯运动、纯感觉障碍,不伴头痛、呕吐,与腔隙性梗死不易区分。

?丘脑出血:由丘脑膝状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突发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偏盲等内囊性三偏症状。其与壳核出血不同之处是:?上下肢瘫痪均等或基本均等,深浅感觉均有障碍,而深感觉障碍更突出。?可有特征性眼征,如上规障碍或凝视鼻尖、眼球偏斜或分离性斜视、眼球会聚障碍和无反应性小瞳孔等;?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下丘脑或破入第三脑室则出现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去皮层强直等中线症状。如为小量出血或出血局限于丘脑内侧则症状较轻。

?尾状核头出血:也属基底节区出血,较少见。临床表现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颇相似,仅有脑膜刺激征而无明显瘫痪,头痛、呕吐及轻度颈强、Kernig征明显。可仅有头痛而在CT检查时偶然发现,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略。B.脑桥出血;C.小脑出血;D.脑叶出血;E.原发性脑室出血

诊断依据(高血压性脑出血):?50岁以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出现迅速,并很快达高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出现早而明显。…早期即有血压明显增高。?头颅CT检查可提供脑出血的直接证据。

治疗目标:?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降低复发率。原则:?脱水降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脑保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

治疗:?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积极抗脑水肿,减低颅内压;?调整血压,改善循环;?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外科治疗(适应症:?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重症脑室出血);?康复治疗;?病因治疗;?防治再出血治疗:1.调整血压最为关键;2.避免诱因(突然用力,情绪激动);3.劳逸结合;4.多进食蔬菜水果。

6.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病因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脑底异常血管网。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少年多见。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过劳、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等

前驱症状:动脉瘤未破裂时常无症状。约1/3的SAH患者动脉瘤破裂前数日或数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警告性渗漏”症状。后交通动脉瘤易压迫动眼神经而致麻痹症状。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易损害Ⅲ、Ⅳ、Ⅴ、Ⅵ脑神经。大脑前动脉瘤可出现精神症状。大脑中动脉瘤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抽搐。椎-基底动脉瘤可出现面瘫等脑神经瘫痪。脑血管畸形病人常有癫痫发作。

典型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有短暂意识障碍、项背部或下肢疼痛、畏光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约25%患者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发病1小时内即可出现,是急性高颅压、眼静脉回流受阻所致,有诊断特异性。

辅助检查:颅脑CT:是确诊SAH的首选诊断方法。CT检查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象.安全、敏感,可早期诊断.CSF检查:常见均匀一致的血性CSF,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加,糖和氯化物水平多正常。腰椎穿刺有诱发重症病例脑疝形成的危险,

常见并发症:A.再出血。是SAH致命的并发症。出血后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2周内再发率占再发病例的54%-80%。再出血原因多为动脉瘤破裂。多在病情稳定情况下,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及神经定位体征,颈强及Kernig征明显加重;复查脑脊液再次呈新鲜红色。

B.脑血管痉挛。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早发性出现于出血后,历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缓解。表现为一过性意识障碍和轻度神经功能缺失迟发性发生于出血后5~15天,7~10大为高峰期,2~4周逐渐减少。迟发性者为弥散性,可继发脑梗死,常见症状是意识障碍、局灶神经体征如偏瘫等。

C.脑积水。急性脑积水多于发病后2天内发生,发生率约为20%,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积血量有关;轻者仅有嗜睡、近记忆受损,可有上视受限、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等;重者出现昏睡或昏迷,可因脑疝形成而死亡。迟发性脑积水发生在SAH后2-4周。

其他常见并发症:5%~10%患者可发生抽搐。5%-30%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和水潴留有关。还可出现神经源性心脏及肺功能障碍等。

诊断: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可诊断本病。如CSF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则可临床确诊。应常规进行CT检查证实临床诊断,并进行病因学诊断。

治疗原则: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出血的原因和防止复发

治疗:?防治再出血:A.住院治疗及监护,绝对卧床4-6周。B.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队情绪激动和劳累等。C.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止痛镇静药如强痛定、安定和鲁米那等。D.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形成,推迟血块溶解,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常用药物:6-氨基已酸、止血芳酸、止血环酸。E.手术治疗去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应在发病后24-72小时内进行。?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钙通道桔抗剂可减轻血管痉挛引起的临床症状。常用有尼莫地平。?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防治。?营养支持,加强护理。

7.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层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病因:?动脉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a.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导致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b.动脉炎:感染性、药源性。c.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d.其他: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等。?血管痉挛:可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偏头痛、子病和头外伤等病人。?病因未明:某些病例虽具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证据,但难确定病因。

发病机制: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损害非常敏感,阻断脑血流30秒钟脑代谢即会发生改变,l分钟后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脑动脉闭塞致供血区缺血超过5分钟后即可出现脑梗死。

?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具有选择性:轻度缺血时仅有某些神经元丧失。严重缺血时各种神经元均有选择性死亡。完全持久的缺血时,缺血区内各种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均坏死。

?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a.中心坏死区由于严重的完全性缺血致脑细胞死亡。b.缺血半暗带内因仍有侧支循环存在,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为可逆的,脑代谢障碍可得以恢复,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治疗时间窗(重点)再灌注时间窗:脑动脉闭塞后脑血流再通,氧与葡萄糖等的供应恢复,脑组织缺血损伤可得到恢复的时间,通常为起病后6小时内。神经保护时间窗:应用神经保护药物有效防止或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的时间窗,通常为起病后数小时到数天。

临床表现

一般特点:?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例病前有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TIA前驱症状;?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l-2天内达到高峰;…除脑干便死和大面积梗死外,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单眼一过性黑蒙,病灶侧Horner征;?颈动脉搏动减弱,服或颈部血管杂音;?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前动脉缺血);?主侧半球受累可有失语症,非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亦可出现晕厥发作或痴呆。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以面舌瘫及下肢瘫为重,可伴轻度感觉障碍;?尿失禁(旁中央小叶受损);?精神障碍如淡漠,反应迟钝,欣快,始动障碍和缄默等(额极与胼胝体受累),常有抓握与吸吮反射(额叶病变)。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三偏症状:a.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b.偏身感觉障碍;c.偏盲或象限盲;?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非主侧半球受累可见体象障碍。

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对例偏盲或象限盲;?视幻觉,视物变形,视觉失认;?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较轻);?丘脑综合征;…失读症,命名性失语,体象障碍

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脑神经受损表现;?锥体束征;?小脑症状;?眩晕、呕吐、意识障碍;…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昏迷、高热等;?对侧偏盲或皮质盲;?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闭锁综合征、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脑桥腹内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辅助检查?颅脑CT:低密度梗死灶。?MRI。?血管造影(DSA、MRA、CTA):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脑脊液检查:通常正常,大面积脑梗死压力可增高,出血性脑梗死CSF可见红细胞。…其他:a.SPECT、PET:显示CBF,识别半暗带;b.危险因素与病因检查:TCD,颈动脉B超,血糖等;c.一般检查:肝功,肾功,电解质等。

诊断依据:?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具有脑梗死的一般特点?具有脑梗死的病因或危险因素?神经症状和体征可以用某一血管综合征解释…脑CT/MRI发现梗死灶,或排除脑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等,即可确诊。须注意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脑出血;脑栓塞;颅内占位病变。

治疗原则:为获得最佳疗效应力争早期溶栓治疗。针对脑梗死后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脑保护治疗。积极并发症防治。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整体化观念:脑部病变是整体的一部分,要考虑脑与心脏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残及预防复发的目的。(超早期治疗、个体化治疗、整体化观念、防止并发症)

治疗1.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起病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常用药物: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并发症:脑梗死病灶继发出。2.抗凝治疗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可用于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短期应用防止再闭塞。并发症:出血.3.脑保护治疗(胞磷胆碱);4.降纤治疗(降纤酶);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6.外科治疗{;7.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基础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炎、尿路感染和褥疮;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控制抽搐发作,及时处理病人的抑郁或焦虑障碍;进行心电监护(3d);控制Bp、血糖;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治脑水肿与颅内高压。8.康复治疗(应尽早进行);9.预防性治疗。

注:(1)超早期溶栓治疗适应证:a.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昏迷;b.发病3小时内,MRI指导下可延长至6小时;c.年龄=18岁;d,CT未显示病灶,排除颅内出血;e.患者或家属同意;

(2)超早期溶栓治疗禁忌证:1.TIA单次发作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2.病史及体检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3.两次降压治疗后BP/mmHg4.CT示出血、脑水肿、占位效应及血管畸形5.14日内进行过手术及外伤、活动性出血6.正抗凝治疗或48小时前曾用肝素7.血液系统疾病、凝血障碍

8.脑栓塞(cerebralembolism):是指血液中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约占脑梗死的15~20%。

临床表现:见表。辅助检查:头颅CT及MRI;MRA;脑脊液;ECG、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

诊断依据:?骤然起病,数秒至数分钟内出现偏瘫、失语、一过性意识障碍、抽搐发作等局灶性症状。?有心脏病史或发现栓子来源。?脑CT和MRI可明确脑栓塞部位、范围、数目及是否伴有出血。?同时发生其他脏器栓塞、心电图异常均有助于诊断。

治疗与脑血栓形成相似,但有以下不同:梗死面积大,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严重,应积极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进行大颅瓣切除减压。部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发病后2~3小时内,用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如罂粟碱静滴或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满意疗效。预防性抗凝治疗。原发病的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与心功能保护。?气体栓子的处理应采取头低位,左侧卧位。?如系减压病应立即行高压氧治疗,可使气栓减少。?脂肪栓的处理除可用扩容剂,血管扩张剂,5%碳酸氢钠注射液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感染性栓塞需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第一节Alzheimer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病,通常为散发,约5%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迄今不明,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2.AD患者胆碱能神经元递质功能紊乱可能是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原因之一。

3.家族性A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已发现多个AD的易感基因,如载脂蛋白E基因、类淀粉蛋白前体(APP)基因、早老素1(PSl)基因等。

(二)病理AD可见颞、顶及前额叶萎缩。病理特征:①老年斑:是含β淀粉样蛋白、早老素1、早老素2、α1,抗糜蛋白酶、载脂蛋白E等的细胞外沉积物;②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是含过磷酸化tau蛋白和泛素的细胞内沉积物,是异常细胞骨架组成的神经元内结构,为磷酸化tau蛋白变异型,是微管相关糖蛋白主要成分;③神经元丢失;④颗粒空泡变性;⑤血管淀粉样变。

(三)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

(1)记忆障碍AD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随后远记忆受损,时间地点定向障碍。

(2)认知障碍表现为掌握新知识、熟练运用语言及社交能力下降,并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

(3)渐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计算力障碍、视空间定向障碍等。

2、晚期表现

(1)患者表现坐立不安、易激动、少动、不修边幅、个人卫生不佳。

(2)精神症状突出,如抑郁、兴奋、欣快、注意力涣散、妄想等。

(3)检查可见锥体外系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3.神经心理学检查及其相应量表使用对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及Hachinski缺血积分(HIS)等是常用的量表。

4.CT和MRI检查可见侧脑室扩大和脑皮质萎缩。

5.ELISA法检测脑脊液tau蛋白、Aβ蛋白升高。

6.APP、PSl或PS2基因检测可确诊家族性Alzheimer病(FAD),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1)根据患者详细病史、临床症状、精神量表检查及相关基因突变检测等,诊断准确性为85%~90%。

(2)诊断标准:①40~90岁,多在65岁后发病;②临床检查确认痴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等神经心理测试支持痴呆;③进行性加重的近记忆及其他智能障碍;④必须有2个或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⑤无意识障碍,可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⑥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脑部疾病。

(3)确诊则根据病理诊断。

(五)治疗

1.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2.对症治疗

(1)胆碱乙酰转移酶(AChE)抑制剂:针对AD脑胆碱能神经元通路变性和AChE耗损,可轻微改善认知功能。

(2)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对控制AD伴发的行为异常有作用。

(3)神经保护性治疗:有延缓Alzheimel’病进展的轻微疗效证据。

(4)鼓励病人尽量维持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加强家庭和社会对病人的照顾和帮助,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多发性硬化(MS):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最常累及: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小脑

主要临床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临床表现:

时间和空间多发性

1肢体无力:下肢比上肢明显;不对称瘫痪最常见;腱反射先正常后亢进、腹壁反消失

2感觉异常:麻木感、疼痛感、瘙痒感,定位不明确

3眼部症状:急性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眼球震颤、核间性眼肌麻痹

4共济失调

5发作性症状:持续短暂,特殊因素诱发——强直痉挛、感觉异常、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癫痫、疼痛不适

6精神症状:抑郁、易怒、脾气暴躁

7其他症状:膀胱功能障碍

8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诊断:

①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同时存在两处以上的病灶

②起病年龄10-50岁之间

③有缓解和复发胶体的病史,间隔1m以上,每次持续24h以上;或缓慢进展方式、病程6m以上。

④可排除其他疾病

①②中少一为“临床可能的多发性硬化”,只有1病变部位为“临床可疑的多发性硬化”

CSF-IgG寡克隆区带(OB):IgG鞘内合成的定向指标,阳性率高达95%以上,但应同时检测CSF和血清,只有CSF存在OB而血清缺如才支持MS诊断

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

治疗

治疗目的:①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

②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

③晚期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分型:

复发缓解型(RR);继发进展型(SP);原发进展性(PP)、进展复发型(PR)、良性型

第十二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运动障碍性疾病(锥体外系疾病):是一组一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大多与基底节病变有关。通常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

锥体外系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底节,又称纹状体,包括尾核、壳核及苍白球,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肌张力、身体姿势和协调运动。

运动调节通路: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大脑皮质

通路:①直接通路:新纹状体→内侧苍白球、黑质网状部

②间接通路:新纹状体→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测苍白球、黑质网状部

病变:

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病变→基底节输出↑→皮质运动功能过度抑制→强直-少动为主(帕金森)

②纹状体、丘脑底核病变→基底节输出↓→皮质运动功能过度易化→不自主运动为主的表现(舞蹈症、投掷症)

锥体外系症状:基底节病变所表现的姿势和运动异常。

①肌张力异常(过高、过低)

②运动迟缓

③异常不自主运动(震颤、舞蹈症、投掷症、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

第一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

生化病理: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形→多巴胺↓→Ach系统↑

①皮质-基底节-丘脑-皮质功能紊乱

②肌张力↑、动作减少等运动症状

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系统多巴胺↓→智能减退、情感障碍

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

①首发,始及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紧张时加剧,入睡时消失

②典型表现为拇指与屈曲的示指间呈“挫丸样”动作。

③患者一侧肢体运动,使另一侧肢体震颤更明显

2肌强直:

①铅管样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大小适中一直,而且阻力大小基本不受被动运动的速度和力量影响,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

②齿轮样强直: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犹如转动齿轮干。

③特殊屈曲体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受,下肢髋及膝关节均略微弯曲。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①面具脸:面容呆板,双眼凝视,顺目减少②写字过小征:书写时字越写越小

4姿势步态障碍:平衡功能减退、姿势反射消失引起的姿势步态不稳、易跌跤。(病情盔展的标志,致残的重要原因)①冻结现象:行走时全身僵住,不能动弹。②前冲步态(慌张步态):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

5其他:便秘、出汗异常、性功能↓、溢脂性皮炎。

诊断:①中老年发病,缓慢进展性病程②必备运动迟缓③至少具备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或姿势步态障碍中一项④左旋多巴治疗敏感

治疗1.综合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要去治疗为首选切主要治疗手段。

2.用药原则①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②遵循一般原则,也应考虑个体化特点③药物治疗目的是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症状、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第十三章癫痫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癫痫发作2个主要特征:⑴临床表现:①共性: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②个性:不同类型癫痫所具有的特征;⑵脑电图:痫性放电。

癫痫发作分类:

1、部分性发作(partialseizures)源于大脑半球局部神经异常放电包括以下三种:

(1)单纯部分性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部分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精神性发作

(2)复杂部分性发作:①仅有意识障碍②自动症:反复咂嘴、噘嘴、咀嚼、舔舌、磨牙或吞咽;反复搓手、抚面、不断穿衣、脱衣、解衣扣摸索衣裳等看起来有目的实际上没有目的的行为;发作后意识模糊;不能回忆发作中的情形。;③先有单纯部分性发作,继之意识障碍,④先有单纯部分性发作,后出现自动症。

(3)部分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2、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seizures)

(1)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一起病即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早期出现意识丧失,跌倒。①强直期: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②阵挛期:从强直转为阵挛,③发作后期:醒后部分病人有意识模糊,

(2)强直性发作(3)阵挛性发作(4)失神发作:(典型失神发作、不典型失神)病人活动突然停止,发呆,呼之不应,手中物体落地,部分可机械重复原有的简单动作,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每天可发作数十、上百次,醒后不能回忆,(5)肌阵挛发作(6)失张力发作

诊断和鉴别诊断:1.首先确定是否是癫痫:①病史是诊断癫痫的主要依据,a.癫痫的共性;b.癫痫的个性②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佐证,③排除其它疾病,2.明确癫痫发作类型:不同类型癫痫需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发作类型诊断错误,可导致药物治疗失败,3.确定癫痫病因:继发性癫痫应进一步寻找病因,病因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全身性疾病:低血糖、低钙、脑部疾病:头部CT、MRI、脑血管造影。

治疗去除病因;控制或减少发作.目标:完全控制惊厥,没有或只有轻微的副作用,保持正常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一般原则:①正确选择药物②确定是否用药③药物的用法④严密观察不良反应⑤尽可能单药治疗⑥合理联合治疗⑦增减药物、停药及换药的原则

全身性发作和特发性癫痫首选VPA,部分性发作和症状性癫痫首选CBZ,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可首选妥泰或利必通等二线药物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抢救原则和方法: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进行心肺功能支持;终止持续状态的癫痫发作,减少癫痫发作对脑部神经元的损害;寻找并尽可能根除病因及诱因;处理并发症。用药原则:大剂量、静脉、推注。对症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高热可给体表降温、血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要及时纠正、发生脑水肿迹象时,给甘露醇注射、针对肺部感染给予广谱抗生素、抽搐停止后口服抗痫药物,并做病因检查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脊髓:上端于枕骨大孔水平与延髓相接,下端至第一腰椎下缘形成脊髓圆锥。

颈神经分31节段:颈C8对+胸T12对+腰L5对+骶S5对+尾神经Co1对

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腰膨大(L1-S2)

脊髓=灰质(神经细胞核团)+白质(上下行传导束)

脊髓损害: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损害水平低于同侧)

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各种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病变以胸髓(T3-5)最常见,其次是颈髓和腰髓。

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①急性起病,迅速进展。②早期为脊髓休克期——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③恢复期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出现,肌力恢复始于下肢远端后逐步上移。④总体反射:脊髓严重损伤时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的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提示预后不良。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缺失平面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和束带感。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①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尿液充盈-ml便自行排尿)。②病变平面以下少汗、无汗、皮肤脱屑、水肿、趾甲松脆、角化过度。③病变平面以上发作性出汗过度、皮肤潮红、反射性心动过缓——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早期康复训练。

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征,随病变进展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和横贯性损伤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可不同程度受累。

临床表现

1急性脊髓压迫症:发病急,进展迅速,多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害。

2慢性脊髓压迫症:三期——①根痛期;②脊髓部分受压期;③脊髓完全受压期

主要症状和体征:①神经根症状②感觉障碍:马鞍回避:髓内病变累及脊髓丘脑束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感觉保留至最后受累。③运动障碍④反射异常⑤自主神经症状。⑥脊髓刺激症状

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周围神经:嗅、视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周围神经疾病指原发于周围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害的疾病。

第一节、脑神经疾病

三叉神经痛: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临床表现:

(1)发作性疼痛: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一支或多支电灼、针刺、撕裂样短暂剧烈疼痛(天下第一痛),可出现“痛性抽搐”

(2)疼痛部位:多单侧发作,右多于左,严格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

(3)扳机点和诱发因素:口唇、鼻翼、牙龈、口角等“扳机点”(轻触可诱发),洗脸、刷牙、刮胡须等触发因素

(4)疼痛发作时限与周期:疼痛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开始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每次发作周期可持续数周到数月,以后症状常常可逐渐减轻而消失或明显缓库(数天到数年)。缓解期无发作。

(5)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受累半侧面部可出现痉挛性歪扭,发作终止后出现交感神经症候,表现为患侧面部血管运动紊乱,如面部先发白,然后潮红,结膜充血,伴有流泪、流涕,有时出现所谓三叉神经、面神经和交感神经三联症:疼痛+痛性抽搐+植物神经症

(6)神经系统检查:局部皮肤粗糙、局部触觉、痛觉轻度减退。

诊断:疼痛发作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治疗:卡马西平首选,无效可考虑苯妥英钠,均无效试用氯硝西泮

第二节、脊神经疾病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症GBS)

①自身免疫诫导的周围神经病,常累及脑神经。

②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组织小血管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神经纤维脱髓鞘,

③严重病例可继发轴突变性。

临床表现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3w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

2首发症状多为肢体对称性无力,自远端渐向近端发展或自近端向远端加重。

3发病时患者多有肢体感觉异常。

4脑神经受累以双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较明显

6GBS多为单相病程,病程中可有短暂波动。

——辅助检查:

CSF特征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既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目正常。

——诊断:①病前1-4周有感染史,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④可有感觉异常、末梢型感觉障碍、⑤可有脑神经损害;⑥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⑦电生理改变:(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NCV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治疗:病因治疗、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是指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重症肌无力和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等。肌肉疾病指骨骼肌疾病。(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线粒体肌病

基本病因:

肌肉疾病系指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和肌肉本身病变引起的疾病.

1.突触前膜病变使Ach合成或释放减少,有肌无力综合征,肉毒中毒,高镁血症等.

2.突触间隙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而出现突触后膜去极化,见于有机磷中毒,

3.突触后膜上Ach受体被抗AchR抗体结合,以致受体变性数目减少,常见重症肌无力.

4.抗生素影响神经肌肉接头

5.由于肌细胞膜电位异常,导致电板电位暂时不能发生,见于周期性麻痹.

6.影响肌肉能源供应,使肌肉收缩不能持久,如脂质沉积性肌病,糖元累积病,甲亢性肌病等.

第一节、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临床表现:

①受累骨骼疾病态疲劳,肌无力晨轻暮重

②受累肌的分布和表现: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瞳孔括约肌饿不受累)。

面部肌肉、口咽肌肉——表情、咀嚼吞咽、说话障碍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颈、肩活动障碍

四肢肌肉受累以近端无力为重,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

③重症肌无力危象: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④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⑤病程特点:起病隐匿,整个病程有波动,缓解复发交替。晚期患者休息后不能完全恢复。

临床分型:

Osserman分型:

I眼肌型(15-20%):仅限于眼外肌

IIA轻度全身性:累及眼、面、四肢肌肉,生活多可自理,无明显咽喉肌受累(无球麻痹)

IIB中度全身型:四肢肌群明显受累,有较明显的咽喉肌无力症状(有球麻痹)

III急性重症性:急性起病,数周内累及延髓肌、肢带肌、躯干肌、呼吸肌,肌无力严重,有重症肌无力危象

IV迟发重症型:病程2年以上,由I、II发展而来,症状同III,常合并胸腺瘤,预后差

V肌萎缩型:少数患者肌无力伴肌萎缩。

诊断:

好发部位,累及范围,具有晨轻暮重,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等典型的肌疲劳,肌无力表现,初步可能作出诊断

1.疲劳试验

2.药物试验(1):新斯的明试验(2):腾喜龙试验:

3.血清抗AchR抗体测定:阳性率较高,可高达80%以上.

4.肌电图检查:肌肉收缩力量降低,振幅变小.重复电刺激检查

(3).进行胸部X摄片或胸腺CT检查

治疗:

危象处理:

①.首先要维持呼吸道畅通,气管插管及气切.

②.控制感染

③.鉴别危象的类型.对反拗性危象或一时难以区别的何种危象,采用所谓"干涸疗法",暂时停用有关药物,有人主张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除低病死率,缩短危象期

危象分类:

①肌无力危象——疾病发展所致,由于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补药后减轻可诊断。

②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剂过量引起肌无力加重、抑制剂不良反应;静注依酚氯铵,停药,待排除后重新调整剂量。

③反拗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而出现的严重呼吸困难;停药,气管切开插管,类固醇激素治疗,恢复后调整药量。

常见脑血管疾病鉴别诊断表

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

多在60岁以上

青状年多见

55~65多见

各年龄组均有

常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

风湿性心脏病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硬化

起病状况

多在安静时

不定

多在活动时

多在活动时

起病急缓

较缓(时、日)

最急(分、秒)

急(分、小时)

急(分)

昏迷

较轻

少、短暂

深而持续

少、短暂较浅

头痛

少有

神志清楚者有

剧烈

呕吐

少见

少见

多见

多见

血压

正常或增高

多正常

明显增高

正常或增高

瞳孔

多正常

多正常

脑疝时患侧大

患侧大或正常

眼底

动脉硬化

可能见动脉栓塞

可能见网膜出血

可能见玻璃体下出血

偏瘫

多见

多见

多见

肌强直

多有

多明显

脑脊液

多正常

多正常

血性、压力高

血性、压力高

CT检查

脑内低密度区

脑内低密度区

脑内高密度区

脑池高密度影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体征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分布

整个肢体为主

肌群为主

肌张力

增高,呈痉孪性瘫痪

降低,呈弛缓性瘫痪

腱反射

增强

减低或消失

病理反射

肌萎缩

无或轻度废用性萎缩

明显

肌束性颤动

可有

肌电图:神经传导

正常

异常

失神经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定位诊断

部位

瘫痪的分布

伴随症状

常见疾病

脊髓前角

节段型

肌肉萎缩肌束颤动

脊髓前角灰质炎,进行性脊肌萎缩

前根

节段型

根性疼痛

肿瘤,炎症,椎骨病变

神经丛

多周围神经

感觉障碍,植物神经障碍

炎症、压迫

周围神经

神经支配区

感觉障碍

炎症、营养障碍

临床如何根据发作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按发作类型选药参考表

发作类型

首选药

次选药

部分性发作和部分性继发全身性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丙戊酸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强直性发作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

阵挛性发作

丙戊酸

卡马西平

典型失神、肌阵挛发作

丙戊酸

拉莫三嗪乙琥胺氯硝西泮

非典型失神发作

乙琥胺或丙戊酸

氯硝西泮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注:中脑、脑桥和延髓病变颅神经损害不同)

部位

瘫痪的分布

伴随症状

常见疾病

皮质

单瘫

癫痫

CVD、肿瘤

内囊1

偏瘫

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CVD

脑干2

对侧肢瘫痪(注)

病侧颅神经损害

CVD、肿瘤

脊髓

双侧病变

C5以上

四肢瘫

感觉障碍

炎症、外伤

颈膨大

上肢软瘫下肢硬瘫

感觉障碍

T1以下

截瘫

感觉和植物神经障碍

肿瘤,炎症

一侧病变3

同侧肢瘫

同侧深感觉对侧浅感觉障碍

肿瘤

1.三偏综合征2.交叉性瘫痪3.Brown-séquard综合征

急性脊髓炎与吉兰-巴雷综合征鉴别

急性脊髓炎

吉兰-巴雷综合征

起病形式

急或亚急性(数小时或数天)

急性起病;(数天)

病史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疫苗接种史;

病前有感染史;

全身反应

无,脊柱畸形,压痛

轻(低热)

神经根痛

可有

轻或无

运动症状

硬瘫

四肢或两下肢弛缓性瘫痪等,

感觉症状

传导束性

感觉障碍不明显或呈末梢型但

括约肌障碍

晚期出现

不伴持续性排尿障碍,

脑脊液

椎管阻塞,蛋白升高

无椎管阻塞,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其他

X线损害

颅神经损害

随意运动病变的定位诊断

损害部位

瘫痪特点

伴随症状

常见疾病

大脑皮质

对侧单瘫

对侧皮质型感觉障碍,ps

CVD,tumor

内囊

对侧偏瘫

对侧偏盲、偏身感障

CVD

脑干

交叉性瘫痪

交叉、分离性感障

CVD、脑干炎

脊髓病变

一侧

半切综合症

根痛、分离性感障

肿瘤外伤

双侧

双UMN瘫痪

传导束性感障

脊髓炎

颈膨大以上

四肢躯干UMN瘫

同上

同上

颈膨大

上肢LMN瘫,下肢UMN

同上

同上

胸髓

双下肢UMN瘫

同上

同上

前角

节段性LMN

肌束颤动

脊灰、MND

前根

同上

可有,根痛

GBS,肿瘤

周围神经

该神经支配区

疼痛,条索感觉障碍

尺桡单N炎

编辑:何芸熙来源:网络整理声明:本文为转载,仅供同行交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量资料领取群

往期回顾

万医者,加入按专业、职称、职位、学历划分的万医生聚集的“社群”

◆首版《罕见病诊疗指南(年版)》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肿瘤标志物的答疑

◆(年版)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

◆中国医生逃生指南

招聘兼职

◆投稿小编

◆通讯员、医学动漫画、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藏神经病学考试笔记,神经病学医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