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九毒日来临,如何平安度过不ldquo
TUhjnbcbe - 2020/12/27 12:24:00
什么能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160211/4769989.html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最近,大家吃饭有胃口吗?是不是没吃什么却也不饿?到饭点却不想吃东西?这是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进入「五毒月」啦!五毒月到底是啥?究竟毒在哪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什么是五毒月?

五毒月指的是农历五月,也叫午月。因为此时属于五行的火(午属火),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外界气温越来越热,再加上此时雨季渐渐到来,与高温相合,热蒸水散,因此空气非常湿热,导致人体也容易感受湿热之邪。

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身体会出现津液代谢受阻、气血不畅、浊邪停滞的情况。所以从农历五月开始,大部分人会觉得身体很困重,四肢沉重无力,面肿眼肿手肿,胃口差,睡眠也差一点,大便粘腻不爽。

而这时的气候环境,温度和湿度也为自然界毒虫所喜,所以各种毒虫、蚊蝇幼卵等进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跃期,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生活环境简陋,难以改变居住环境及医疗条件。因此在农历五月因虫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烦躁等生病、死亡的人徒然增加。长此以往,引起古人对这个月的恐惧,故将这个月称之为「毒月」、「恶月」。

从端午节开始,更有「九毒日」之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更是恶中之恶。

00年毒五月从6月1号正式进入。

以下是00年农历五月的「九毒日」及「天地交泰日」,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

00九毒日

00年九毒日:

初毒日:五月初五(阳历6月5日)/五月初六(阳历6月6日)/五月初七(阳历6月7日)

中毒日:五月十五(阳历7月05日)/五月十六(阳历7月06日)/五月十七(阳历7月07日)

末毒日:五月廿五(阳历7月15日)/五月廿六(阳历7月16日)/五月廿七(阳历7月17日)

此九天为「九毒日」,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

古人在这十天内,有明确的禁忌与摄生大法,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君子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且应静养,平定心气。

0

五毒月究竟「毒」在哪里?

那么,「五毒月」究竟「毒」在哪呢?人们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患各类疾病?又该如何应对?

第一毒:水分散失,导致梗塞

解毒之道:常静心,少熬夜

农历五月常常包含夏至。也就是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是这个阶段了。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形成了中医理论中的「津液亏虚」。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做针对性的预防,就容易使气血运行淤滞。这就是为什么夏天脑梗、心梗多发的原因。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为了预防发病,人们就要尽量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在农历五月有意识地多喝水,其次,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

一方面,很多人在酷热的天气里会变得浑身无力,困倦不堪,这些是气虚的表现。

另一方面,在酷热的天气里,人们很容易出大汗,非常容易导致体内津液的损伤。伤阴之后,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易怒,手心热,舌质红等。

在暑热的天气,若我们常感到这些症状:

胃胀满,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心烦,或有恶心呕吐,口干咽燥,眼睛干涩,神疲乏力,头晕,四肢酸懒无力,小便淡黄、短少,大便干燥等。

最好的方法,首先肯定是不要在酷热的环境里面停留太长的时间,而且要及时补充水分,补益气阴。

再此提供一个清暑的食疗方,供参考:

西洋参3克、石斛3克、麦冬三3克

荷叶3克、西瓜翠衣30克、粳米60克一起煮水

如果有新鲜的石斛和荷叶,就更好了。只是,新鲜的药物,份量要加一倍。

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在饮食上,尽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此外,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志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

第二毒:脾胃虚弱,导致腹泻

解毒之道:吃温热,不碰凉

脾胃虚弱是人们在五毒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脏器,受此影响最大。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以往看似正常的饮食行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让人大病一场。

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是饮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因此它们受损了,对身体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脾胃虚弱最主要的表现是腹泻和消化不良。

脾虚腹泻的症状,往往伴有肚子里有水流动的声音,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淡白等一派湿盛症状。而且,最糟糕的是,湿盛又可加重脾虚。

在毒五月,脾胃尤其脆弱,这时候看似跟平常相似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在这个时候都有可能导致疾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谨小慎微,对脾胃多加照顾。

这个时候,可以对照症状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平胃丸、参苓白术丸等,加强益气健脾、祛湿止泻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要锻炼身体,要晒太阳,要出汗。现代人运动的机会太少了,长期坐在办公室里面吹空调,下班后在车里、在家里也都吹空调,很少有户外活动的机会。

其实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湿气重的时候不妨做做户外活动、出出汗,利于水湿的排出。这一点对孩子尤为重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

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力求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而且,农历五月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败,所以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

第三毒:肠中积热,导致便秘

解毒之道:多吃蔬果

对于现代人来说,五毒月引发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肠中积热,导致便秘。

曾经有一个患者,每到一年的农历五月就便秘,经常一个礼拜解出大便一次,脸上起疙瘩,口气难闻,而该患者的问题就是肠中积热所致。

现代人喜欢吃烧烤的行为很容易引发此问题。尤其是晚上吃烧烤,让热性的食物在夜间存留于肠道内,人体无力运化,久而久之形成淤热,当人体阴津不足的时候,便秘就会出现。受此影响,人还容易起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

所以,避免吃烧烤和辛辣食物很有必要。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为了减少胃肠积热,推荐一款清热消暑又能清胃肠积热的夏季膳食:玉米冬瓜羹。

鲜玉米根,豌豆g,红萝卜半条,马蹄冬瓜g、鸡蛋一个。

把鲜玉米的须及玉米粒摘下备用,加适量的水把玉米须与玉米棒放在锅里先煮0分钟,去渣;其他材料洗净,红萝卜、冬瓜、马蹄去皮切粒。然后再放入汤水中煮熟关火,把鸡蛋搅匀放入汤中,调味即可。

第四毒:纵欲无度,耗伤精元

解毒之道:节欲望,免消耗

夏季对人体的消耗很大。人们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外,要避免对身体额外的消耗。因此,农历五月,尤其是夏至前后节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

临床上,有部分心脏机能不好的人,在夏季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出现心血管事件。这就是房事本身让心脏负荷增大,最终难以承受导致的。

因此,古代人主张妻子在农历五月回娘家,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03

五毒月解毒妙招

历代下来,各地区也积累了很多消解「五毒月」养生之法,比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等,下面我们来学习下各地区常见的习俗。

1、吃粽子: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糯米具有补虚健脾、暖胃的作用。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通利小便、健脾暖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但因糯米粘滞,不可食用过多,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悬挂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叶(也叫艾蒿)我们都很熟悉,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是艾灸百病的要药。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还可以安胎。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而且五月艾的药效最佳。

菖蒲为宣窍泄热,健胃行滞要药。可以开心孔通九窍,聪耳明目,祛湿解毒,杀诸虫。可以跟艾叶一同煮水洗澡,芳香辟秽。

把艾叶和菖蒲悬挂在门口、窗口等地方,可以驱毒除瘟、驱蚊虫。

3、挂香囊:散风驱寒,芳香辟秽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等。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窗口、室内或车内。

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当然,更专业的做法是要把这些药材炮制过,进行适合的配伍,这样才更适合每一个人。

4、艾灸穴位

经常艾灸以下穴位,可以让你轻松避免五月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五毒月”。

艾灸大椎、命门、至阳可以振奋全身阳气排寒毒;

艾灸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复溜可以排水毒、湿毒、痰毒;

艾灸血海、委中、膈俞可以排血毒,瘀毒。

艾灸常用保健穴位: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延年益寿。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毒日来临,如何平安度过不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