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器官移植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专访当死亡化作
TUhjnbcbe - 2020/12/24 14:08:00
科幻小说鼻祖《科学怪人》讲述了弗兰肯斯坦用各种器官拼成巨大的“怪物”,并使之获得生命的故事。而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关于对身体移植的探索和想象一直很多。近日,我们采访了《当死亡化作生命》作者约书亚·梅兹里希,谈及了器官移植与背后的生死观。

记者丨何安安

实习生葛格

在印度神话中,被湿婆斩首的男孩得到大象的头颅并复活,成为备受欢迎的迦奈湿神。而在天主教圣徒故事里,被视作保护医生和药剂师的圣人柯西玛(Cosmas)和达米安(Damian),为一名教堂司事移植上了一条来自另一死者的新腿。在公元前的印度医书《妙闻集》(Su?rutaSa?hitā)中记载的“塑鼻术”——利用皮肤移植,为病人再造一个鼻子——经翻译和流传,在16世纪中晚期的意大利医生塔利亚科齐(Tagliacozzi)的著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不过,现实生活中器官移植的诞生历史却不足百年——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器官移植都还只存在于幻想作品之中。事实上,虽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医学界已进行了多种器官移植的尝试,其中不乏辛酸的成功案例,但直到年,环孢素(适应症为肾、肝和心脏移植)获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移植之后,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器官移植。

《科学怪人》插图。

那么,到底什么是器官移植呢?通俗来说,器官移植,是指将健康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个体内,并使之迅速恢复功能的手术。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可以用于移植的组织不仅包括器官的一部分(例如肝脏),或者整个器官(例如心脏、肾脏),同时也包括细胞和组织移植(例如造血干细胞、皮肤移植)。

近年来,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同基因的个体间成功实现器官移植,也不再是“魔幻”的故事。现如今最为冲击人眼球的“人兽杂交”(异种移植)——即在动物体内培育人类靶向器官——被寄予厚望。

据一则来自《人民日报》的报道,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手段,而目前我国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费用高昂、移植医疗能力欠缺和器官捐献来源不足,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面临的三大瓶颈。而异种移植、3D打印等新的医疗技术,很有可能为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争取更多求生的机会。

作为美国知名肝肾移植外科医生,约书亚·梅兹里希(JoshuaMezrich)目前就任威斯康辛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多器官移植部门,主持自己的免疫学实验室。自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曾在芝加医院医院工作。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梅兹里希完成了多例移植手术;作为一名写作者,他也将对于器官移植的思考、病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希望更多人能够正确了解器官捐献,思考如何将死亡化作生命。

《当死亡化作生命:一个移植外科医生的手记》,[美]约书亚·梅兹里希著,韩明月译,中信出版社年6月版。

约书亚·梅兹里希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长大。与很多外科医生的学习、成长经历不同,梅兹里希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俄语的学习之后,才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在高中时期梅兹里希开始学习俄语,前往莫斯科进行交流,并因此得到机会,在克里姆林宫发表演讲。俄罗斯文学和历史令梅兹里希感到着迷,但他从未想过会在俄语或其他学术领域工作。这可能要归功于一部名叫《医院》(MASH)的电视剧,“其中一位外科医生喜欢在手术室里讲笑话(霍克耶·皮尔斯)。我一直想成为霍克耶!对我来说,选择医学并非难事。”

进入纽约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约书亚·梅兹里希一度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内科医生——而非外科医生。但一次肾移植手术改变了他的想法:“当我第一天在外科轮岗时,我参加了一场肾移植手术。半夜,我站在那里,古典音乐正播放着,夹子松开,肾脏变成粉红色,几分钟后,尿液开始从先前毫无生机的组织中喷溅出来,我被彻底迷住了,再也没感到过后悔。从那一天起,我决定从事器官移植。”

约书亚·梅兹里希(JoshuaMezrich),医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多器官移植部门的外科副教授,主持自己的免疫学实验室。他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并在医院完成医学科研工作。他对以病人和他们的故事为主题的创造性写作特别感兴趣,并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梅兹里希现与同为外科医生的妻子以及两个女儿定居在麦迪逊。

“我们移植的这些器官——肝脏、肾脏、心脏——都是珍贵的生命礼物,是死者能赠与生者的物品。”这是约书亚·梅兹里希写在《当死亡化作生命》一书中的话。而在对梅兹里希的采访中,他补充说:“这个世界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身边的人,以及我们如何给世界留下一个比我们来到这里时更好的所在?器官捐献就是实现这两点的一种方式。”

1异种移植、3D打印器官

会成为现实吗?

新京报: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国,但由于移植缺口很大,每年都有许多病人没能等到移植就去世了。在美国呢?器官共享网络(UNOS)是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约书亚·梅兹里希:我们所需要的器官数量也有缺口。我认为,器官共享网络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美捐献器官方面做得很好。但器官短缺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对分配方式的渐进式改变而得到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总是存在的。

事实上,我们在器官移植领域做得越好,出现在名单上等待移植的对象就越多。由于肥胖、2型糖尿病、酗酒和其他环境疾病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疾病而需要进行器官移植。当然,(一旦器官从捐献者身上取出)器官泵送也有助于改善用于移植的器官,增加移植的数量,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不过,想要彻底解决器官短缺,我们需要类似异种移植这样的技术成为现实。

新京报:异种移植、3D打印器官都是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领域,也都在近几年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你认为它们是否真的会变成现实?

约书亚·梅兹里希:我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器官移植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专访当死亡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