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婴儿一岁之前开始,都可以从他的行为上观察他是否会有认意识障碍的症状;若他未能掌握一些正常的行为技巧,宝宝就有可能有意识障碍。在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月就会出现一些本能的技能,这就是他们意识能力培养的开始。例如:你把他的手抓住,他会反应的把你的手握紧。当宝宝从一个月长到四个月的时候,他会开始不断地重复自己感兴趣的动作。例如:吃自己的手指...接下来:就带您详细了解小儿意识障碍。
1.意识状态改变
包括谵妄、激惹、烦躁不安、嗜睡、昏睡、意识模糊、昏迷等。
2.可能伴随症状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抽搐、复视等。
3.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常有改变
1)判断颅内压-“Cushing”三联症:心率慢、血压高、呼吸不规律。
2)感染者常体温升高,严重酸中毒/脑干损害均可导致呼吸异常。
3)心律失常提示严重颅内高压可能,中毒及严重感染、颅高压可出现血压波动。
(2)神经系统异常发现:如肢体活动与神经反射异常(脑干反射包括角膜、瞳孔反射异常),异常姿势、肌张力改变。
(3)其他:意外伤害仔细查找创口、皮损等。
4.注意代谢内分泌疾病特征表现
(1)难以解释的心衰、肝衰、脑水肿。
(2)生化线索: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尤其是高阴离子间隙代酸,呼吸性碱中毒,碱性磷酸酶升高,高氨血症,严重肝酶异常等。
意识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活动的综合表现,包括意识内容和觉醒两个方面。
意识内容:主要指清醒状态下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能力;
觉醒:主要指精神活动,包括语言、记忆、视觉、情感、知觉、计算等。
神经生理学研究认为正常意识的维持,需要脑干网状结构不断地将各种内外感觉冲动经丘脑广泛地投射到大脑皮质,这一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发生弥漫性损害或功能抑制是,便可引起意识障碍。
1、发作性睡病
本病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部分患儿可有脑炎或颅脑外伤史。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难以抗拒的睡眠是发作性睡病的主要特征。单调的环境,如听报告、阅读等极易诱发病人迅速入睡,重者在吃饭、走路、与人谈话时也可入睡。每次睡眠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睡眠常不深,容易被唤醒。但反复发作,不分场合。
2、发作性眩晕
是一种自身或环境剧烈运动的感觉,眩晕严重时患儿可能会描述为“意识丧失”。但眩晕发作时常合并明显的出汗、恶心和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
3、猝倒发作
表现为患儿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常可很快自行站起。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作性睡病等。
总之,小儿意识障碍需要早期诊断,快速治疗,同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