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赋予了酒特殊的意义。酒是一种文化载体,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祭拜天地还是招待亲友,我们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酒。
酒是用粮食,通过漫长的酿造和沉淀过程形成的,所以人们常说:酒为五谷之精华、酒是粮食精。但是,美酒虽好,也不可贪杯。王中王组合与你分享喝酒的那些事:
一、空腹饮酒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在空腹的情况下,喝入的酒精60%于1小时内就会被吸收,15小时的吸收量可达90%以上。饮酒5分钟后,血液中就有酒精,每当毫升血液中酒精的含量为2~4毫升时,就会产生明显的中毒现象;4~5毫升时,就会引起大脑深度麻醉,甚至死亡。所以,空腹饮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空腹饮酒即使饮量不多,对身体也十分有害。胃里没有食物,酒精会直接刺激胃壁,引起炎症,重者可导致出血,时间长了会引起溃疡病。因此,要在饮酒前吃些东西,或慢慢地边吃边饮,以免发生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
二、喝酒无菜更伤肝
如果适量地喝酒,又有点好菜,心情舒畅,往往会化害为益,得到意外的好处。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参与,故应及时补充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蛋类等,均可作为佐菜。而咸鱼、香肠、腊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与亚硝酸盐,与酒精反应不仅会伤害肝脏,而且易造成口腔与食管黏膜的损害。所以,不宜过多作佐菜。
有些人饮酒时只喝酒不吃菜,就会使肝脏遭殃。从保健角度来说,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菜,这也是饮酒的一个窍门。市场上出售的保肝药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胆碱成分。而牛肉、烧鸡、鱼以及其他动物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胆碱。因此,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药。碱性食物,如醋拌的凉菜及水果等,对保护肝脏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时吃些呈碱性的食物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在喝酒时多吃鱼、鸡肉、豆腐也有益处。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将盐分随尿排出。为补充体内盐分的损失,饮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盐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盐分,增加了血液浓度,所以酒后易产生渴感。这时一杯接一杯地饮水,对肝脏也不利。最好吃些水果,这样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体内燃烧,从而减少其对肝脏的毒害。
三、以茶代酒不可取
中国人喝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茶是为全世界所公认的一种保健饮料。但是,在吃菜的同时喝茶,或以茶代酒,茶中的鞭酸与食物中的铁相遇,会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铁盐,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铁质流失。铁对人体来讲是十分珍贵的,特别是对生长旺盛的儿童和女性来讲显得格外重要。
所以说,以茶代酒是不可取的。科学的饮食方式是饭后吃一个橘子,这样有助于铁的吸收。
四、解酒应该吃些什么
酒醉以后人们都用醋或浓茶来解,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奏效,最好采取以下方法:
1、橘皮水:将鲜橘子皮洗净,加水煮沸熬10分钟,加少许精盐,每次饮毫升,隔5分钟1次,3次便可见效。
2、葛藤花:可用热水浸泡10克左右的葛藤花,在酒前或酒后喝,酒遇葛藤花浸泡过的水后便丧失其作用,即与白开水无异。
3、吃生萝卜、西瓜、莲藕、梨、藿香正气胶囊、大山楂丸,这样可以增强肝的解酒毒功能。
喝酒的人,并不是喜欢喝酒,而是喜欢喝酒的那种感觉。他们喝的不是酒,是开心、是伤感、是回忆、是忧愁、是一些无法对人说的故事。但是,不管在什么状态下的过量饮酒,都对身体有害。劝君珍惜自己的身体,切莫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