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性好动,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意外。比如被热水烫伤后,就很考验父母的处理能力了。
若处理得好,能降低被烫到的伤害。若处理得不好,很有可能使伤情加重,甚至会大面积留疤。
李女士(化名)是一位全职妈妈,一天,家里来客人了,就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宴招待。在做饭的过程中,李女士烧了一盆滚烫烫的热水放在厨房的小桌上备用。
此时刚好来了个电话,就急忙忙的跑到客厅去接听了。
话还没说完呢,李女士就听到4岁儿子从厨房传来惨叫声,吓得她立马跑进去看。一盆滚烫烫的热水撒在了儿子的下半身,瞬间她就慌了...
原来李女士在接电话这段时间,儿子的玩具车跑进了厨房,正当他去拿的时候,在拐弯处不小心碰倒了放在小桌上的热水...
看到这场景,头脑一片空白的李女士就下意识的将儿子抱进洗手间,一边帮儿子撕下衣服、一边用冷水冲。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竟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惨叫声响彻整个屋子,身在一旁的客人赶紧叫医院。
医院后,医生也被孩子的伤情惊住了,便呵斥李女士;怎么这么糊涂,你看这大片皮肤都被你撕下来了,日后肯定是要留疤的。李女士听后非常自责...
随后经过医生的治疗,孩子的伤情才逐渐稳定下来。
李女士慌张的问医生,为什么孩子被烫伤后不能去撕衣服?
医生:像你这样处理的父母我真的见多了,原因就是他们太心急了,一点常识都没有。
因为孩子的皮肤娇嫩,被烫到后皮肤很容易跟衣服黏连在一起,如果父母心急的去撕开衣服,皮肤就很容易被扯掉。暴露在外的伤口接触到冷水,伤口容易感染,日后留疤的几率会很大。
正确的做法是,用冷水降温后,父母们可以拿剪刀轻轻地剪开衣物,将没有和皮肤黏连的部位剪去,剩下的交给医生处理。
除此之外,当孩子被烫伤后,这几点父母们也要牢记;
一、2分钟内是处理烫伤的黄金时间,因为热水是慢慢渗透到皮肤里面的,2分钟内若能紧急降温,可降低热水对细胞组织造成更大的伤害,不要拖延处理。
小面积烫伤可用自来水冲洗,流动水能迅速带走烫伤处的热能(冲15分钟左右)。最好隔着衣服冲洗,因为水流有可能冲破脆弱的皮肤,导致伤口感染。
若是耳朵、眼部被烫到,可用干净的毛巾蘸取冷水降温。
当烫伤面积范围超过手掌大时,就别用冷水冲了,这样做容易使表皮破裂造成感染,应改用干净的毛巾、床单、棉絮、绷带轻轻的盖住伤口,医院。
二、酒精涂抹
孩子小面积轻微烫伤,可用酒精敷在伤处止痛消红,防止起泡。但,大面积烫伤不能用酒精,有酒精中毒的危险。
三、轻微烫伤不用包扎
轻微烫伤不用包扎,让皮肤裸露在空气中,对伤口恢复有一定的好处。
特别是在夏天,若用创口贴什么的贴住伤口,空气不流通和汗水容易使伤口感染。
四、别挑破水泡
很多父母会觉得,将孩子烫伤处的水泡挑破里面的脓水流出来后,伤口会好得更快?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挑破水泡有可能会造成伤口的感染,反而会让烫伤变得更糟糕。
育儿书籍父母必读0-3岁新生儿育儿知识新手妈妈育婴书籍大全淘宝¥19.6¥64.7购买已下架五、别涂抹药膏、牙膏、酱油、紫药水、蛋清、香油
涂抹牙膏、药膏会让皮肤的热能包裹在皮肤里面,进而继续伤害孩子的皮肤。尤其是牙膏,干了后结块,很容易撕破皮肤导致感染。
酱油内含有大量细菌,涂入皮肤后,既不利于散热,又容易感染伤口,而且,酱油的黑色素还容易让伤口留疤。
紫药水、蛋清、香油涂也是,有可能导致创面感染,从而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
所以这些民间偏方,各位父母要慎用。
六、别冰敷
为什么不能用冰敷给烫伤的孩子降温?因为皮肤烫伤后,表皮已失去了对皮肤的保护,若是直接冰敷、很容易冻伤皮肤,带来反向结果。
除此之外,当孩子大面积烫伤时,这点父母也要切记,禁忌给孩子大量喝水。
因为孩子被烫伤后体内水分会流失的很快,很容易口渴,若这期间内大量喝白开水、饮料、糖水等,容易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
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喝少量的淡盐水。因为淡盐水含有电解质,既能补充水分、补充晶体液,又能缓解口渴,利于补充血容量等。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被烫伤后一定要谨慎处理。平时也应储备多些育婴知识,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做一个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