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踔厉奋发十年路砥砺前行谱新篇南华大学
TUhjnbcbe - 2025/2/10 17:58:00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https://m.39.net/pf/a_4687762.html

红网时刻通讯员邹艳刘小波衡阳报道

国家首批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国家胸痛中心、国家房颤中心、全国老年健康急救一体化示范基地、国家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首批CAAE一二级癫痫中心;医院三甲复评,医院绩效考核医院排名第一,全省第五;“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南省卫生应急突出贡献集体”“全省进一步改善医疗医院”“湖医院医院”,“湖南省医疗机构法治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卫生健康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卫生健康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个个闪亮的国字招牌、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是医院(医院)在书写守护健康之路交出的新答卷,医院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生动实践。

医院外景。

时光流转,见证历史的变迁。从年建院之初“生根发芽”,到“发展壮大”年成建制划转至南华大学,再到近十年实现“突破飞跃”,医院赓续六十四年发展,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患者至上”,以卓越实力和厚德精医的至高境界,守护着湘南人民的健康,也收获了群众的满满信赖。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推进“人才强院、科技兴院、质量建院、特色立院、文化铸院”,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内涵建设,医院高质量发展,在雁城大地谱写出一曲曲激昂奋进之歌。

强“根”铸“魂”,党建保障引领新发展

“医院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医院发展的各个环节,医院发展的‘根’和‘魂’。”医院党委书记周玉生如是说。

强“根”铸“魂”,把稳前进“方向盘”。医院医院姓“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省市和南华大学各项部署,医院党的建设。从修订《医院章程》到修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南华大学纪医院会议决议执行情况:“有部署、有追踪、有督查、有考核”,医院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最好肯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举办系列表彰活动,医院发展合力。

强“根”铸“魂”,学习教育点燃新引擎。医院将专题学习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入转作风、持续求改进的有力推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环环紧扣,循序推进,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形式载体求创新,“教育实践贯始终,整改落实见实效”。这十年,医院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等主题活动。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广大党员干部在一次次集中“补钙”“加油”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擦亮先锋本色。

强“根”铸“魂”,铸牢基层党建根基。医院以党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10年来召开两次党代会,组织两次党支部换届,2次支部调整,由年的8个党支部调整为现在的两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做到了将党支部建在学科上。不断优化党支部设置、选好配强支部班子、规范支部组织生活,机关党支部获批为湖南省高校“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邓立普、廖红伍和傅念同志分获湖南省“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务工作示范岗”“湖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标兵”,核工业卫生学校第二党支部获南华大学党建工作教师党支部书记名师工作室创建立项。

强“根”铸“魂”,着力抓住“关键少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少数”,院党委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尤其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在干部选任上,院党委始终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标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调整聘任,实行一年一聘制,大批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同时,注重将党务干部和行政干部深度融合,秉承“把党员培养成专家,把专家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专家培养成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理念,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合格率%,近两年有13名支委走上科级干部管理岗位。-连续三年,医院领导班子在南华大学年度处级领导班子考核中评为“好”,11人次在处级干部考核中评为“优秀”。这个优秀成绩的背后,是医院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勤勉务实的最好诠释。

强“根”铸“魂”,全面开启“人才强院”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医院的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创新之要,更是竞争之本。为激活人才“一池春水”,医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医院将年设为“人才建设年”,全面启动人才强院战略,以最高年薪达万元优厚待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制订人才培养规划,设立人才工程奖励基金,落实人才岗位绩效,近三年招聘实用人才余名,20余名高层次医院人才层次高峰。家有梧桐树,引得凤来栖。10年来,医院“人才强院”战略初显实效。从年博士5人,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位、教授和副教授31人,正高17人,到现在博士45人,硕士余人,博导4人,硕导52人,高级职称人,教授、副教授56人,正高职称82人。医院专技人员从年的人到现在的人,增长率达到%。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4人,湖南好医生1人。拥有30余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60余名专家担任国家级学会或协会委员、省市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余名专家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学会任职。

强“根”铸“魂”,医院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医院压紧压实“四责协同”,将“清廉”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全链条、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施策,着力打造“政治生态好、廉洁状况好、医德医风好、群众评价好、发展势头好”的“医院”。近五年,以多种形式开展专题警示教育40余次,通过各类专项监督发现问题60余件,累计约谈提醒51人次,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9份,提出监察建议40余条。坚决落实巡视问题整改监督责任,落实问题追责16项。年,医院列为医院中唯一一家医院建设示范单元。

医院年科技与人才建设工作会议现场。

聚焦中心,医教研协同发展构建新格局

被银环蛇咬伤呈“假死”状态的病人,医院“被判了死刑”,转至医院成功获救;因腰痛在医院看急诊的患者,在被查出肾结石的同时发现了主动脉夹层“险情”,进院仅一小时就实施手术,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时间就是生命,在与死神的博弈中,南华医者一次次成功将生命夺回,这一切,得益于近年医院聚焦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最终造福广大患者。

“医院,要着力打造具有学科研究能力、医疗攻关能力、社会服务能医院。”医院院长汤永红介绍,优势学科建设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建成以手足外科、核医学科、神经内科为代表的“专业、特色、精尖”医院集智聚力、久久为功的成果。

近年来,医院以百姓健康为己任,坚持特色立院,打造强势品牌、占领医疗制高点,至今已逐步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新格局,扎牢了高质量发展根脉。

学科规模不断壮大。从年开放床位张,到现在开放床位张。临床科室27个、医技科室9个、2个临床医学实验室,到现有40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18个教研室,1个临床医学研究所,1个临床药学研究所,1个健康管理中心。拥有7个国家基地,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2个质控中心(基地),5个南华大学创新团队。

学科类别不断健全。10年来,医院先后新创建了疼痛科、康复科、院前急救科、全科医学科、胸心血管外科和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等10余个新的临床科室;新开设和启用湘南地区医学检验中心和核医学科甲癌病房,ICU一区建成并投入使用,高压氧舱开舱运行。新开设儿童保健康复门诊、睡眠与心理门诊等20个专科、专病门诊,新开设4个护理专科门诊。

优势学科不断增强。医院蛇伤中毒科成为国内技术力量最雄厚、设备最全的蛇伤中毒专科之一,为湖南省首个蛇伤中毒专科病区,先后成为湖医院,湖南蛇伤中毒中心联盟主席单位,湖南省急诊医学重点专科;手足外科开展的双手十指离断再植、高位复杂断肢一期腹部寄养二期再植等技术跃居国际先进水平,在寄养再植领域填补了一项国内外空白,断指断肢再植和游离组织瓣移植的病例数和成活率均列国内前茅,为湖南省重点临床专科和湖南省重要的手外科、显微外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核医学科是湘南地区唯一有资质能进行甲癌治疗的单位,甲癌治疗病房是湖南省第二大规模标准化甲癌治疗病房,是湖南省核学会主委单位。

“五大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成为国家胸痛中心、国家房颤中心、湖南省卒中中心、湖南省直创伤救治中心、衡阳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还发布了衡阳地区首个溶栓地图,成为直医院。医院创伤中心是一张在全省都有名气的“金字招牌”,中心拥有急诊科、急诊创伤、创伤病房、急诊EICU、综合ICU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体系,是与手足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等多科室联合协作的多学科综合创伤救治平台,拥有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和仪器,包括64排层CT(全球最新、超高端CT)、彩色多普勒B超、血透机等在内的各类各型现代高、精、尖诊疗设备多台(件)。有干细胞实验室、动物显微外科实验室等多个临床医学实验室。

教学平台稳步推进。10年来共招收研究生名,就业率达%;共接收本科见习学生名、本科实习生7名,完成理论课和见习课课时节;共招录住培学员人。年投入建成集“医教研培考”于一体的临床技能中心,成功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组织培训的临床和护理代表队分获技能竞赛华中赛区“特等奖”和全国总决赛“金奖”,“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导师团队”获湖南省第二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科研产出持续增长,十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59项、省部级课题项、厅市级项目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8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收录论文篇;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

苦练内功的医院,厚积薄发,正以全新的姿态站在守护人民健康的最前线。

医院整洁舒适的病区。

人民至上,为民服务展现新担当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医院始终秉承“厚德博爱精业创新”的院训,发扬“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医院多次参与特大、大型应急响应等各类医疗救援,社会贡献日趋增强。

援疆援非出力量。十年来,医院先后选派邓立普、谢靖婧等3人援津巴布韦和塞拉里昂,派出文建荣、廖谷清等13名医疗专家援疆,派出20余名专家对口支援永州、郴州等地,20余名专家驻扎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他们远离家人,踏上异乡的土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医者仁心的承诺。其中邓立普作为湖南省第13批援非医疗队队长,被当地群众誉为“东方白求恩”,受到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嘉奖和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通报表扬,荣立个人三等功。年,医院成为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华中地区唯一定点单位,承担复杂条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击抢险和紧急处置救援任务,为国家核安全提供重要医疗保障。

精准帮扶有成效。走进衡南宝盖幸福村,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挺立在路旁,沿村主干道蜿蜒数里。村民回忆说,“以前没安路灯,确实不方便,晚上非常黑。年多亏医院帮忙给村里安装了盏路灯,这些路灯照亮了我们的幸福路。”为了帮助贫困户全面脱贫,医院打出帮扶组合拳。从硬件投入到产业帮扶,从健康扶贫到教育扶贫,医院从来都是不遗余力,衡南县、珠晖区到医院住院的贫困户实行自付部分减免10%的优惠,同时还给贫困户住院费用自付部分20%的补助,衡南县宝盖幸福村的贫困生就读核工业卫生学校的学费减免,医院帮助幸福村67户余名贫困户全部脱贫。医院在市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评为“优秀”。同时,医院在南华大学扶贫单位涟源市古塘乡卫生院赠送余万元远程诊疗设备。多次派出医疗专家到扶贫点送医送药。为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医院还派出一名副科级干部长期驻扎乡村振兴帮扶村。

越是危难时刻越显担当,从迎战非典到英勇抗疫,再到疫情常态化防控,医院从未缺席。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坚决扛牢疫情防控重大责任,作为衡阳市新冠肺炎确诊和医院,医院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党员干部舍身忘我、冲锋在前,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48小时将一栋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综合楼腾空并改造完毕,克服一切困难,收治确诊病人36例,疑似患者47人、无症状感染者4人,展现了医院的“硬核担当”,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完美答卷,发挥了“守一幢楼、护一座城”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医院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做好科学精准防控工作。从守好“三道门”到管好“三类人”,全院各科室、部门协同联动,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24小时开放,圆满完成衡阳市下达的疫苗接种及保障任务。在自身人员紧张、防控压力大的情况下,先后派出近百名具有丰富抗疫经验的“老兵”分别支援北京、上海、新疆、贵州、张家界、株洲和长沙等地的医疗救治和核酸采样工作。

卓越服务,患者至上提升新高度

医院把医医院的生命线,紧抓不懈,先后荣获湖南省首届疑难危重症病例查房大赛二等奖、心内科专业组第一名。将每年5月定为“医疗安全月”,开展门急诊、住院病历专项整治、专科专治专项整治和操作技能比武;专门成立质量评价办,完善和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全面质量考核评价,将质量考核与绩效分配挂钩。多管齐下,使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逐年递减。

从年11医院等级复评工作,到年5月顺利完成三甲复评,医院通过整章建制、规范管理、改进质量、推行6S精益管理等系列举措,逐步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是衡阳市首家病区医院。

十年来,医院一直聚焦群众需求和热点关切,推出系列惠民便民举措。落实首问、首诊负责制和门诊预约制度;调整门诊作息时间,开展错峰服务,畅通“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对下岗失业人员基本体检优惠50%,对70岁老人、残疾人实行挂号免费;与省内41医院互认检查、检验结果;积极推行临床路径;规范执行医保、工伤、农合政策,让病人尽可能享有最大实惠。开展诊间预约、电话预约等多渠道预约模式,实现了就诊和辅助检查分时段预约;推行日间手术、远程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开通

1
查看完整版本: 踔厉奋发十年路砥砺前行谱新篇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