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通报公交车放火案情
燃烧液体含香蕉水
7月6日下午从杭州市政府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发生在杭州的7月5日公交车放火案件,警方已锁定放火犯罪嫌疑人,但因犯罪嫌疑人仍在救治中,其身份、动机尚不清楚。
7月5日17时许,杭州公交集团下属一分公司的7路1-2636号车,途经杭州东坡路与庆春路交叉口时,突然起火燃烧,事件造成32位乘客受伤。据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杨建华通报,截至今天15时,29名住院受伤者中,15人病情依然危重,目前省、市医院正在积极抢救中。
经省、市、区三级公安机关连夜侦查,警方于今日凌晨5时确认,5日发生在杭州的公交车燃烧事件系人为纵火,嫌疑人纵火细节也得到确认。公安部门在调取公交车上的视频并技术复原后,确认大火系有人故意纵火造成。
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汪劲浩说,从现场勘验、视频资料、刑事技术、调查访问等获取的证据表明,这是一起放火案件,燃烧液体有“香蕉水”成分。“警方现已锁定放火嫌疑人系公交车内被烧成重伤的一名男子。”
随后,相关细节也被公布。
杭州警方在视频侦查中发现,当天16时09分,犯罪嫌疑人随身携带一个深色双肩包,从7路车灵隐站上车后,经过车辆过道,到达后门老幼病残孕专座,将深色双肩包藏于座位下;17时03分06秒,该男子起身,从包中取出并倾倒可燃物;3秒钟后,该男子用打火机点燃可燃物,车厢内迅即起火燃烧。
在现场勘查中,警方也发现该男子随身携带的双肩包内装有一个10升的白色塑料桶。通过对白色塑料桶残留的可疑液体和现场被烧车辆地板上的残留物进行化学物质检测,发现可疑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近似于“香蕉水”、“松香水”。警方正在全力核查该男子的真实身份。
此次,杭州“7·5”公交车放火案,再次为公交安全敲响警钟。
事实上,类似的公交车燃烧事件在我国已不是第一次。近年来,公交车自燃、爆燃、人为纵火等造成人员伤亡的新闻时有出现,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交车频发燃烧事故,已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新课题。
虽然是公众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但公交车在众多公共交通工具中,一直是容易被忽略的“安全孤岛”。
在目前的公共交通工具中,无论是飞机、火车,还是长途汽车,都有安检程序,但公交车由于发车量大、站点多、乘客上下车频繁等原因,难以实施安检。
不仅如此,由于现在大部分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车上只有司机一个人,并不能照看到全车,这也成了犯罪分子盯上公交车作案的重要原因。
除了人为因素,公交车的安全设计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此次发生燃烧事件的杭州7路公交车,车窗是蝴蝶窗,扁长方形由上往下翻,没有可移动打开的窗户。另一个让人担忧的现实是,其他城市很多的公交车设计,全都是密封车窗,一旦车门被堵死,砸窗是逃生的唯一途径。
但发现,在一些公交车上,窗户前都横着一根长杆,不知道是不是供乘客手扶保持平衡。而车窗高仅几十厘米,再加上一根长杆横在玻璃窗中间,如遇紧急情况,按照成年人的正常身高,就算打破玻璃,也无法从窗户钻出去逃生。
一位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在紧急情况下,公交车只有两个逃生途径——门和窗,安全锤是救命的关键。发生意外需要使用安全锤砸开玻璃窗时,只要用安全锤的锤尖,猛击车窗玻璃4个角,玻璃就会立刻出现裂缝,再用脚一踹,整块玻璃就会脱落。此次被纵火的7路车车厢内,共有5把安全锤,一把在司机那里,车厢中部两边各一把,车厢两侧倒数第2扇窗边各有一把。
不过,虽然有安全锤这个应急工具,但密闭的环境、密集的人流,再加上慌乱的心情和惊人的燃烧速度,车上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安全锤并打开密封的车窗。当时在事发车前部,后从车上逃离的刘敏说,“也没看清楚有没有安全锤,混乱中就只知道急着爬出去了。”
此次“7·5”放火案发生时,杭州民间组织“公羊队”队员王磊正在附近。看到火苗透过车身的缝隙蹿出来,正好骑着电瓶车的王磊,立刻拿了U型车锁上去狠砸。
与此同时,不少市民看到公交车起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车锁、灭火器,甚至自行车、隔离栏,大家纷纷拿起身边可用的工具,砸向冒着浓烟和大火的车窗。现场目击者陈大伯说,后门的乘客急着跳窗,但窗户打不开,后来周围的群众都上去帮忙砸窗救人。
杭州交警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车辆起火后,司机打开车门后,首先跳下车砸驾驶座后的车窗玻璃,接着周围的店家和过路群众也纷纷拿起灭火器、桌子和钝器去砸车窗玻璃,为乘客逃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今天下午,事发的东坡路与庆春路口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一辆辆公交车缓缓驶过,但昨日的一幕已挑动起公众安全出行的敏感神经。
针对“7·5”事件,从6日凌晨起,杭州公交集团组织各营运分公司、车队三级管理人员,赴各停车场,对司机携带安全锤情况进行全员检查,同时,集团下属各营运分公司近期还将开展以“防燃防爆保平安”为主题的各类应急演练,公司安保部也准备花6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全体司机再进行一次脱产轮岗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和要领,掌握应急处置能力。
对于如何让公交车不再成为“安全孤岛”,有关专家认为,一方面需要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及其司乘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要有加强防范和自救的意识,将有关知识普及到每个人。有友则提议,目前公交车大多是无人售票,多数只有司机一人的情况下,相关单位是否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如在前后门安装仪器鉴别是否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以确保乘客安全。
本报杭州7月6日电(原标题:公交车缘何成被忽略的“安全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