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掌健识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葡萄美酒夜光杯、莫使金樽空对月、今宵酒醒何处......一系列的诗词反映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如今,中国的酒文化还在鼎盛发展,好酒千金难求。但是,酒精带来的机体损伤不容忽视,肝脏是最重要的酒精代谢器官,也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近年的调查显示我国部分省市的酒精性肝病患病率达0.5~8.5%,其中40~49岁人群超过10%。那么酒精性肝损伤是怎么回事?
一、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摄入体内的酒精即乙醇除了少量由呼吸和尿液排泄外,95%以上在体内分解代谢,其中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乙醇在肝脏通过一系列代谢酶系氧化成为乙醛,再转变为乙酸,从而排出体外。在乙醇的氧化代谢过程中,特别是过量的酒精摄入导致氧化代谢旺盛时,大量活性氧产生,而活性氧是一类生物活性作用极强的化学分子,容易对肝细胞膜、细胞器产生损伤。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毒性作用相对于乙醇本身远远重要,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乙醛可与肝细胞内蛋白质分子形成复合物而影响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并且能促进肝内氧自由基产生而破坏细胞膜和细胞骨架,干扰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而影响肝细胞能量的产生。此外,乙醛也能与肝细胞内蛋白质形成加合物,诱导异常的免疫反应而损伤肝细胞。另外,过量饮酒者肠道内毒素产生增加且肠壁对内毒素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进入肝脏的内毒素水平增加,诱导肝脏损伤。当肝细胞膜损伤或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功能受损时,导致血液循环中胆红素水平水平升高,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即所谓的黄疸。
二、为何不同的人对酒精的肝脏毒性反应不一
过量饮酒后产生肝脏损伤者只是占所有饮酒者的一小部分,不同的民族、人群饮酒后出现肝脏损伤的概率可能均有差异,这与以下的一些因素有关。
1、酒精代谢的遗传性差异
我们日常所说“酒量好坏”正是个体遗传学差异的体现。并非所有人过量饮酒后出现肝脏损伤,这是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酒精在体内的代谢程度产生差别。肝脏是酒精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参与酒精代谢的酶类主要包括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和细胞色素P(CYP)。不同基因型的代谢酶类导致了个体不同的酒精代谢能力,从而引起个体发生饮酒后肝脏损伤的差异。例如,ADH2*2/*1纯合子基因型发生酒精中毒的风险比其他类型的基因型者明显升高,而ALDH2*2/*2基因型者对酒精的耐受力差,少量饮酒则出现脸红、头痛等反应。此外,一些与酒精性肝病发病有关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也与酒精引起肝脏损伤的遗传性差异有关。
2、饮酒量和饮酒方式
一般认为乙醇量摄入量男性≥40克/天,女性≥20克/天,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克/天时易发生酒精性肝病(乙醇量(克)=饮酒量(毫升)乙醇含量(%)0.8)。因此,当酒精摄入量的差异也是导致不同人群饮酒后出现肝脏损伤的差异之一。此外,不同的饮酒方式也会对发生酒精性肝病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空腹饮酒和将不同种类的酒精饮料搀和饮用,会增加发生肝脏损伤的风险。
3、慢性肝炎病毒感染
目前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的肝脏毒性呈协同效应。慢性肝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过量饮酒更易从发生肝脏损伤并促进肝脏炎症、纤维化的发展。即使摄入正常量酒精,慢性肝炎患者也有可能在原有肝脏疾病基础上出现肝脏损伤加重。
4、性别
女性对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更加敏感,这可能与女性体内参与酒精代谢的酶类活性较低及雌激素水平有关。因此,当同样量酒精的摄入时,女性可能更容易发生肝脏损伤。
5、营养状况
长期饮酒者对胆碱、维生素需求增加,而长期饮酒者多不能保持正常的饮食结构,因此常有多重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肝细胞耐受乙酒精毒性的阈值下降,容易出现肝细胞损伤。在同样饮酒条件下,营养正常者可不出现肝损伤,而营养不良者可出现明显肝细胞损伤。然而肥胖或高脂饮食也被认为是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因素。体重超过正常%则发生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风险增加1倍。因此肥胖者或长期进食高脂饮食者过量饮酒后更易发生肝脏损伤。
三、如何避免酒精性肝损伤
戒酒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方案。出现酒精性肝损伤时应该做的是滴酒不沾,而不应该抱着侥幸心理只是少喝两杯。对于酒精依赖或出现戒断综合征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辅助。营养支持也是个重要的手段,可以高蛋白、低脂、高热量的饮食,补充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保肝抗纤维化等药物可以用于出现肝损伤的患者,严重者需要在戒酒后行肝移植治疗。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
执笔:蔡晓波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青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医院
原标题:《全国爱肝日:喝酒为何引起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