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根据相关调查的估计,中国大约有1.73亿成年人患有某种精神疾病,其中的91%,即大约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推测,到年,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将占疾病总负担的1/4。
庞大患病人群的存在,也对卫计工作提出了挑战。健康朝阳之前也推送过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朝阳模式”,即“医院-社区-家庭”的无缝衔接。
除了康复,精神疾病患者也有住院需求。为了改善朝阳区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环境,昨天,北京市国土资源朝阳分局局长赵北亭、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副局长武华蕊等一行3人,在朝阳区卫计委主任师伟、副主任杨桦、王乃峰的陪同下,医院调研指导工作。医院书记徐唯、院长朱庆生及医院医院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住院情况。
随后,医院病区,了解患者的住院环境。健康朝阳了解到,在调研中,朝阳区卫计委领导提出,希望在朝阳区建造一家张医院,以便改善住院患者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调研组表示,将与相关部门沟通想办法改善精神病人的住院环境,以满足朝阳区精神卫生发展需求。
在这个好消息之外,鉴于不少人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还有不少误区,健康朝阳就给大家做一些科普。
精神病VS神经病精神病的临床表现更生活化
不少人将精神病与神经病混为一谈,事实上,凡是引起大脑功能性障碍的疾病统称为精神病,重性精神病是指大脑严重的功能障碍,轻型精神障碍一般人体自身可以觉察,以猜疑为例,能够被说服的猜疑其实都是较轻的。而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则称之为神经病。
精神病属于功能性疾病,即通过客观医学检查无法查出明确病灶,但患者表现出一些不适症状。神经病则是指客观上患者受到一些损害,如脑部血栓、感染、肿瘤等,表现为躯体方面的损害,包括偏瘫、肌张力下降等,从目前医学学科划分来看,精神病应到精神科就诊,而神经病的诊断应在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总的来说,其实精神病也是一种客观疾病,只是由于其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歧视和误解,公众对于精神病的理解还有一些误区。
精神病有重性与一般的精神障碍之分,即使是重性精神病,在初期也可表现为紧张、失眠等轻微症状,其实大部分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生活中很常见,贪食、厌食、失眠、焦虑、紧张、抑郁、强迫及冲动控制障碍(包括控制不住玩游戏、购物)等也都是精神疾病,目前学术上称“精神障碍”。
采写:张秀兰
编辑:刘榕
定稿: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众权益保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