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宝宝可能会把扫把、板凳或者爸爸的背来当马骑,也有可能爬到沙发或者桌子上高高的站起来,更别说会将家里的藏着的东西都乱翻一通。
通常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都会事先将危险的东西都藏起来,但现实都是防不胜防,一不注意,甚至会酿成“孩子吃下毒药”的大祸。
任女士和李先生是邹城市田黄村人,现在在济南打工,有三个孩子。由于他们都要打工赚钱,所以三个孩子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9月11日下午6点多,奶奶带三个孩子出去玩,回到家以后,两个大的孩子都进屋了,但是最小的孩子俊硕不知道怎么回事没进屋。
一会孩子奶奶就听见哇哇大哭的声音,赶紧跑出去一看,只见一岁半的小俊硕整个口腔已经发黑了,原来他把火碱吃进了嘴里。一看这个情景,孩子的奶奶慌了神,赶紧用水给孩子清洗,结果不清洗还好,一清洗反而加重了伤情。
孩子的父亲李先生说,一洗那火碱就流到肚子上、腿上,包括生殖器,都烧伤了。随后,孩子被紧医院进行抢救。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
经过20多天的治疗,孩子的生命体征平稳了,但是否还有其它器官受损,还不得而知。孩子的爸妈告诉记者,孩子现在是哭也哭不出来,声音也很小,很可能消化道和声带的情况很不乐观。
任女士之前做过早餐生意,火碱是她用来清洗抹布的。早餐生意早就不做了,但让任女士夫妻俩没想到的是,这火碱竟然伤害了自己的儿子。
20多天的时间,小俊硕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里滴水未进,只能靠打营业针维持生命。为了给儿子治病,任女士夫妻俩东拼西凑,已经花了17万元了。但孩子的后续治疗,还需要很大一笔费用。
全世界每年有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在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
美国有一位女童,因为发现学校的免洗洗手液是草莓口味的,竟喝了整整三瓶干洗手液,直到老师发现她连话都说不清,才被送到急诊室,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酒精中毒的反应。
免洗洗手液酒精含量很高,从45%至95%不等,相比之下,啤酒的酒精含量只有5%至12%。挤2到3下洗手液的量,就能让一个儿童喝醉,一旦酒精中毒会意识模糊、呕吐,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停止。
提醒家长看紧孩子,不要让孩子误食免洗洗手液!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排查一下藏在家中的安全隐患。
1、绳索
每年大约有名美国儿童因为绳索窒息死亡,大多是4岁以下的孩子。对孩子而言,危险的绳索包括:窗帘拉绳、落地灯电线、未固定的电话线、电脑接线等。
此外,玩具上超过7英寸(约合18厘米)的拉线、带子也很危险,尽量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玩。
2、浴缸
每年大约有名儿童在家中或附近溺水身亡,80%的孩子在4岁以下。专家表示,1英寸(约合2.5厘米)深的水就足以淹死孩子。
建议:孩子在浴缸洗澡时,父母必须始终在孩子身边,接个电话的功夫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3、玩具
每年大约有名儿童因为气管异物导致窒息死亡。容易发生窒息的小物件包括:硬币、小珠子、气球、糖果、坚果、葡萄、爆米花等。此外,童车上的小零件也是导致儿童窒息的隐患。
4、碗橱等家具
碗橱如果不稳,孩子攀爬容易砸伤。电视机也容易落地砸伤孩子。
建议:此类家具最好设法固定。较重的东西应该放在较低的架子或橱柜较低抽屉中,不要将遥控器、糖果或玩具放在家具顶端,以免孩子为了找东西弄翻家具。
5、窗户
窗户边不要放置家具,以防孩子攀高,从窗户跌落,发生意外。
建议:务必保证窗纱严密,最好有儿童锁定装置。
6、童床及被褥
5岁以下儿童,与育儿产品有关的死亡中,50%都与摇篮和被褥有关。摇篮中只能放床垫、床单和毛毯。
建议:避免使用表面过于柔软,内部装满松散填充物的睡垫,清除婴儿床上不必要的物件。
7、运动器材
年,拳王泰森4岁幼女在家玩耍时不慎被跑步机绳索勒住脖颈而死亡。
建议:为了孩子的安全,应将哑铃、跑步机等运动器材放在一个房间,并锁好门,不让孩子进入。
8、炉具
儿童皮肤比成人更薄,一杯热咖啡5秒钟就可以造成重度烫伤。
建议:锅用完后应立即放回炉灶,并教育孩子不要乱动炉灶。
9、药片
带孩子看望老人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孩子误吞大人药片问题。
建议:药物应该及时收好或锁好,不要让孩子随手抓到。
10、清洁剂
清洁剂、化妆品、杀虫剂、颜料、酒精等都非常危险。
建议:把危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壁橱,最好上锁。
儿童的意外伤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所以家长们要对家中安全隐患做一次彻底检查,排查会对宝宝造成影响的物件。
尽管安全隐患的检查很重要,但父母对宝贝的悉心照料和陪伴才是避免类似意外伤害发生的根本所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