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视频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心理医生传统认知 [复制链接]

1#
盖博士盖百霖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7.html

题目: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作者:临床心理科医生李玉凤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自古以来,酒被誉为“琼浆玉液”,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到底什么是酒,我们为什么要喝酒,酒对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


  到底什么是酒?


  酒,即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而乙醇(酒精)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


  酒是一种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


  我们为什么要喝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先生在三国时期就为烦忧者出招,找到了去忧的最佳捷径。即便到了当代,依然无数人选择这样的方式。


  “酒”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东西,人生的悲欢离愁似在酒中寻得寄寓。饮酒是一种生活方式。


  酒是好东西:忧愁之时解忧,高兴时候助兴,为情所困之时疗伤。但是,这都必须在“适当”的前提下。


  酒是坏东西:酒滥用、酒依赖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


  饮酒伤身,亦伤心。


  酒对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酒依赖、酒滥用——酒精使用障碍


  1.固定的饮酒方式:晨起饮酒、在不该饮酒的时间、场合饮酒,主要是为了维持体内酒精浓度,以免出现戒断症状。


  2.特征性寻求饮酒行为:第一需要、不顾一切、不择手段。


  3.酒耐受性增加:开始时酒量越喝越大,“把同桌的人喝到桌子底下”,随饮酒时间延长,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下降,逐渐发展到“一喝就醉”,但又“不得不喝”。


  4.戒断症状:震颤、恶心、出汗、情绪不稳定“心里七上八下”。


  5.为避免戒断症状而饮酒:午饭饮酒,晨起饮酒,夜间饮酒,最终身不离酒。


  6.渴求:不能控制饮量。


  7.多次戒酒失败。


  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1.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抑制大脑皮层,皮层下释放,出现松弛感,使情绪释放,欣快而轻佻。“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后吐真言”。随饮酒量增加,出现醉酒状态,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单纯酒戒断反应:6-12小时出现手抖、出汗、恶心,焦虑不安、无力等;24-36小时可见发热、心悸、唾液分泌增加,眼球震颤、瞳孔散大、血压升高;48-72小时达峰,4-5天基本消失。


  3.酒精性癫痫:情况危急,有生命危险,需要住院观察。


  4.酒精性幻觉症。


  5.酒戒断性谵妄:3-4天出现,持续2-3天,亦深而长的睡眠结束。


  总之,适当饮酒,健康饮酒,饮健康酒,这三句话的意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希望这期科普视频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更轻松地拥有健康体魄,拥抱健康生活。

医院临床心理科,是具有7名医生,1名心理治疗师的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1人和硕士5人。是中国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国家级诊疗中心),是青岛市心理卫生协会、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单位,青岛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科分会主委单位。其中住院部是山东医院设置。是青岛市大学生心理危机绿色通道单位。多名医生担任媒体、多家中学、大学特邀心理专家。和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参编多部著作、教材,发表多篇sci和中华、国家级等文章。

科室医师按特色专长设计,擅长:心身疾病诊治,青少年心理疾病、老年精神心理、婚姻家庭心理,睡眠障碍,及常见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治。

常年开展:青少年心理人格测试,精神心理测评,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沙盘治疗、经颅磁刺激等心理治疗项目。

温馨

提醒

若有进一步检查问诊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约,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1、下载"慧医"APP,通过预约挂号便捷就诊平台进行线上预约;

2、登陆医院集团西院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