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活在当下佛教为何不让喝酒 [复制链接]

1#
7月19日,日本著名演员三浦春马在家中自杀身亡,年仅30岁。据他的朋友说,三浦春马生前快节奏的工作常常让他不得休息,加之常常“酗酒”,他的身心或许早已崩坏。

其实长期饮酒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众所周知的危害便是:长期饮酒会导致肝炎,长期饮酒还会危害全身其它器官,导致胃炎、脂肪肝、肝硬化、抑郁、癫痫等疾病。不仅如此,医学杂志还报道:饮酒者自杀率约占自杀中四分之一,嗜酒者预期寿命比常人减少20年。

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相传佛陀在世时候,他的一个弟子神通比丘,一天赴檀家应供,一席间吃了一些酒。在回途中,因不胜酒力醉倒在路上,涕唾满面、威仪荡然。他虽具神通,此时也不免为虫蚁所欺。佛陀释迦牟尼遥知此事,便率领众弟子前来,现场说法,并制戒说:“自今以后,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着酒中而人口”。可见佛陀释迦牟尼为了防微杜渐而厉行,“酒戒”也就不难理解了。

佛教不仅把“酒戒”列入沙弥戒、比丘戒,还列入菩萨十重禁戒、居士五戒。五戒中:杀、盗、邪淫、妄四戒是性戒,酒戒是遮戒。

《佛说善生经》中讲: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便是说明了饮酒的种种危害,从而化导世人远离酒患。

现实生活中,虽然明知饮酒的危害,但很多人却难以做到真正的“戒酒保健康”。往往没几天就又回到酒桌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戒酒难,难于上青天。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戒酒呢?

首先,必须下定决心。要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要知道,健康最重要,生命只有一次,没了就没了。

其次,一定要摆脱酒精依赖,摆脱酒精依赖是戒酒成功的关键所在。长期饮酒的人如果突然不饮酒了,血中的酒精浓度可能迅速下降,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这时可以通过保持安静,增强定力来摆脱酒精依赖。

佛教讲“定力”是破除妄想的禅定之力,是佛教五力之一。定力是可以修习出来的,比如坚持打坐、诵经等来修习定力。打坐、诵经的过程就是修习定力的过程。长期坚持便可心胸开阔、内心清净、定力增强。

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做到真正戒酒,保持健康身体状态。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天津市莲宗寺祈愿诸善信远离酒患

祈求诸佛菩萨保佑众善信

消除一切业障和疾病健康长寿、逢凶化吉

吉祥如意、平安顺遂

增福增慧、好运相随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