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拯救乳房》中对乳腺癌是这么描述的:“千万别说出那个病的名称!……那病是睡着的魔鬼,大声叫醒,它就暴跳如雷。”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没想到我也遇到了这样的不幸。
PART.01
今年3月18日是我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之一,在错过了两次和医生的视频咨询,一次检查预约之后,我终于做完了乳腺癌的筛查。超声和钼靶的结果,加上随后的穿刺检查,我被诊断为乳腺癌。
对此我表示难以理解,因为就在一年前,我的乳腺癌筛查还都是一切正常。之后,尽管我反复提示当时的医生,我的右侧乳房总有些不舒服,但医生似乎并没有重视,只是建议我做一些热敷理疗之类。结果肿瘤最终就是出现在了右侧,和我原先的感觉就在同一个位置,而且一发现就是两公分大小。
我想如果医生如果能够早点重视,或者不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医生不能仔细亲自检查患者,也许我的乳腺癌能够发现的更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抱怨已经没有用,下一步就是面对治疗的问题。
PART.02
与诊断前的态度截然不同,在我诊断乳腺癌之后,我的医生护士们就进入了贵宾模式。不光有各个专业的专家组团为我会诊,还有各种贴心的提醒。
经过专家团的讨论,我在两个月后接受了乳腺癌手术。切除了右侧乳房,对附近的淋巴结做了活检,还预约了康复和整形。
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所有的切缘都没有癌细胞,除了有的切缘离肿瘤比较近。淋巴结也没有转移。总的来说,我的手术很成功。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手术前后的病理不一致: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病理诊断都是乳腺癌,这是一致的,但不同之处是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结果。这是除了常规的显微镜观察之外,再针对一些特殊的分子标记进行染色。按照医生的解释,有三种受体的免疫组化是乳腺癌必须做的,分别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我手术前的穿刺活检显示的是PR和HER-2都是阴性,ER有8%的阳性,而手术后的检查PR和HER-2依然是阴性,但ER却不足1%。
为什么这几个分子这么重要?医生解释说这牵涉到复发和后续治疗的问题。对于乳腺癌来说,即便手术把肿瘤切除干净,但总有些癌细胞是看不到的,也许早早就逃离了最初的肿瘤,在身体哪个部位悄悄生长着,过一段时间就要复发。所以即便手术成功,医生也会建议进行辅助化疗,减少复发的风险。如果发现肿瘤上有哪种分子,就可以针对性的提前进行阻断,杀死那些潜伏的癌细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的乳腺癌细胞表达上面三种中的一种,就可以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阻断。我的PR和HER-2阴性,针对它俩的药对我没用,不用考虑。但ER水平太低,医生拿不定主意到底该用还是不该用抗雌激素的治疗,但总的来说他们倾向于用。
PART.03
有了前面的教训,这次我希望保险一些,另外找个更加权威的专家咨询一下再做决定。在此之前我读到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