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复制链接]

1#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简称PTSD)是表现为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持续一段时间出现的闯入性(闪回)症状、持续性回避、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等症状满足诊断标准的应激相关障碍。

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创伤性事件是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暴力性事件或严重事故等,更注重创伤性事件的灾难性和对生命的威胁性,更注重创伤性事件的严重性在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影响和作用。例如遭受强暴、被人霸凌虐待、身受酷刑、车祸、遭绑架、战争、恐怖袭击以及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火灾等天灾人祸。创伤性事件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亲眼目睹的,也可以是反复接触其中细节的(如救灾时反复接触死亡人员等),甚至是获知亲朋好友遭遇这类创伤性事件的信息。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某些症状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可能会即刻出现,但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的全部症状通常要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后,有的可能会延迟超过6个月才会满足。整个病程短则一年半载,长则可达数年而成为慢性病程,甚至导致持久的人格改变。如果患者有人格障碍,更会降低对创伤性事件的应对能力而加重疾病过程。

一、症状表现

主要为闯入性(闪回)症状、持续性回避、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以及认知与心境的负性改变、反应性敏感与警觉性增高。

闯入性(闪回)症状:非自愿、反复地在脑海中闪回和呈现创伤性事件的痛苦经历和体验;反复做相关的伴有痛苦情绪的梦;感觉与行为表现似乎创伤性事件又重现在眼前;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的信息产生触景生情的、强烈的精神痛苦和脸色苍白、心悸、发抖等明显的生理反应。

持续性回避:持续性竭力回避有关痛苦体验的思绪、感受和记忆;竭力回避能够想起创伤性事件及其痛苦体验的相关的人、对话、物体、场所、情景和活动等。

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当前仍有遭受威胁性、灾难性创伤性事件的感觉和体验,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持续地存在。

认知与心境的负性改变:不能回忆创伤性事件的重要过程和细节;他人不可信任、自己很坏和社会现实绝对危险等持续的、夸大的负性信念;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与结果的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不断地自责或指责他人;紧张、担心、忧虑、恐惧、内疚、羞愧和愤怒等持续的负性情绪;对重要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降低,甚至不感兴趣也不参与;疏远或脱离人际交往,喜欢独处,对亲人冷淡,也不愿与人交往;持续地无法感受和体验到愉悦、满足、爱与被爱等积极的正性情绪。

反应性敏感与警觉性增高:易激惹,无缘无故发怒,对他人进行言语和身体攻击,毁物等;冲动,行为不计后果,常出现自伤、自残等自我毁灭行为;警觉性过高,过分担惊受怕;过度的惊跳反应,轻微的感觉刺激都可使其吓一跳;注意力集中困难和难以稳定;失眠障碍,难以入睡、易醒、醒后不解乏等。

此外,也可伴有分离症状,出现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意识不到真实的自身和真实的现实环境,神情恍惚,仿佛自己是个旁观者或者处在梦境中,周围环境都是虚幻的、扭曲的。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强调闯入性(闪回)、持续性回避、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等三项核心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受到创伤性事件和创伤性体验的影响,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项核心症状,还具有认知与心境的负性改变、反应性敏感与警觉性增高等症状以及冲突的人际关系,且人格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则应诊断为《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新纳入应激相关障碍中的亚型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