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我识中药导致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 [复制链接]

1#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1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使用中药发生中毒反应的事件也偶见报道。为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现对服用中药导致毒性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

1随意加量盲目滥用

中药虽然毒副作用很小,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定的计量范围,若按《药典》规定的常规计量用药,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若剂量加大,超出人体的耐受极限,就极易发生中毒反应,导致严重后果。

2长期服用易损脏腑

服用药物,无论中药、西药,都要经过肝脏、肾脏的代谢,如长时间服用某一药物,有可能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某些药物甚至还会造成蓄积性中毒。即使是一些作用平和不含毒性成分的中药,长期服用也会有副作用。如常有人误认为“胖大海”是润喉利咽的保健品而长期泡茶饮用,结果导致大便稀薄、饮食减少、胸闷不舒等一系列副作用。

3药名混淆应用不当

中药品种繁多,或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由于历史原因,中药品种容易产生混淆的不少,其中有的无毒,有的有毒,有的有小毒,有的有大毒,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或执业药师的指导下选用。有时一字之差会遗憾终身。

4药证不合盲目用药

中药临床应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要取得疗效,既要了解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又要掌握病人的病因病机,审因论治。有些人未经严格和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对中医药知识一知半解,就滥开药方,常造成不应发生的毒副作用。有些病人自己购药吃药,也常出现类似问题。

5配伍不当易致祸害

中药大多是复方应用,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合理的配伍,可加强中药的药效,减轻中药原有的毒副作用。若违反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的禁忌配伍,就容易导致毒副作用的产生。临床不容忽视的不当配伍还包括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6炮制悖理陡增毒性

中药炮制可消除毒性,或使毒性减轻,如传统的水漂法、加热法、制霜法及加辅料法等均有减毒增效的效果。但是,如加工炮制不当或忽视了炮制工艺,则极易引起中毒。

7改变剂型毒性不同

中药除了汤剂,还有各种剂型的中成药。不同剂型的中药,如汤、丸、散、酊等,所显示的总体毒性也有所不同。如生品乌头类中药,在汤剂中先煎,可使其有剧毒的乌头碱水煎煮时被水解,毒性大大减弱,而不经水煮的散剂或酊剂,内含的乌头碱未被水解,故毒性较强。

8煎煮不当影响毒性

中药临床应用还是以汤剂为主,煎煮时间的长短对中药的药效以及有毒无毒也有影响。如含乌头碱的附子、乌头等药先下久煎,能使其毒性大减或消除,若煎煮时间不够,即可毒害人体,轻者流涎、呕吐、腹泻、四肢发麻;重者手足抽搐、神志不清、心律紊乱,甚至致死。

9不辨体质留下隐患

人体有胖瘦、强弱、高矮、男女、老少等差异,承受药物的最大治疗量有所不同,对药物的毒副作用的敏感度也有区别。从临床用药情况分析,一般年轻高大、肥胖、强壮的人对药物的毒性耐受性较强,反之则耐受性较差。而老年人、婴幼儿或是妇女在月经期、孕期、哺乳期以及体质虚弱或肝肾功能不良者,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10过敏反应引起重视

同西药一样,中药也能引起过敏反应,对此不能掉以轻心。过敏体质者会对某一味中药(哪怕是无毒的中药)特别敏感,一旦运用这味中药,即可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疹、腹泻、心悸、休克等症状的发生。

11轻信偏方可致中毒

民间“偏方”“验方”对某些疑难杂症可能有一定疗效,但也不乏滥竽充数者。有少数江湖医生受利益所趋,打着民间“偏方”“验方”的旗号,迎合一些慢性病患者急于治愈的心理,滥用有毒中草药,说是“以毒攻毒有奇效”。轻信使用往往是助纣为虐,慢性病没有治好,其他的毒性反应反而发生了,甚者则毙命。对民间误传的偏方尤应引起重视,如常有人认为鱼胆清肝明目而吞服,结果导致中毒。

此外,药不对证、自行服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

组稿/李瑞萍编校/雷婕排版/高海燕

投稿/意见/建议邮箱:ynzywx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