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1/5751919.html这几天跟酒有关的新闻多了不少,而且还都不是好事儿。
这不某银行新员工因为不喝领导敬酒先被打了一个耳光,还被同事追到电梯口打,这看着还真是魔幻。
大家在愤慨的同时,也纷纷吐槽自己遭遇过的"酒桌文化",其中不乏生着病,吃了药也要被迫喝酒的情况:
这种"酒桌陋习"其实早该被取缔,尤其是以下这几种情况,就算冒着翻脸的风险也不能喝酒!
有很多常见疾病是建议滴酒不沾的,这里说的不能喝,并不是说喝了一定会出事,而是对这些人群来说,喝酒将带来更大的风险,或者更严重的后果。比如下面这些病
/p>
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类疾病,根据国家统计,40~49岁人群的酒精性肝病患病率已超过了10%,而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总人数的24%。无论是酒精性肝病还是非酒精性肝病患者都不应继续喝酒了。
酒精进入身体以后在肝脏代谢分解,然后排出体外。对于本身就有肝病的患者来说,喝酒无疑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加速病情恶化。
而如果肝病发展到了肝硬化还要喝酒就更危险了。肝硬化往往伴随胃底静脉曲张,喝酒后有可能造成胃底静脉破裂造成大出血,很可能导致死亡。
胃病:
胃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常见的像是胃炎、胃溃疡等,最严重的就是胃癌了。
胃病患者最好不要喝酒。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的过量分泌,引起胃黏膜损伤加重。同时酒精本身也会杀死胃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胃黏膜的防御系统,不利于病灶恢复。对于胃炎、胃溃疡的患者来说,继续喝酒很可能会造成胃病恶化,最后演变成胃出血甚至是胃癌。
大家比较清楚的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不能饮酒,两者在体内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这些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但除了头孢类抗生素外,服用以下这五类药物后也不能喝酒。
降压药:
酒精具有一定程度的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及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服用降压药后接着饮酒,易使小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血压骤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甚至休克。
降糖药:
酒精可以抑制糖的吸收,服用降糖药后饮酒可能会引起血糖下降过快,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手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能会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此外,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还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乳酸中毒。
镇静催眠药:
酒精可以加速镇静催眠药的吸收,同时还会延缓其代谢速度,使药物内的中枢神经抑制剂短时间内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可能会导致意识障碍甚至休克。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与酒精都具有刺激血清胃泌素大量分泌的作用,服药后喝酒会导致胃泌素浓度大幅增加,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损伤黏膜下血管,引起胃出血。注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这些常见药都属于解热镇痛药。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
使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时饮酒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剧烈反应,如呼吸抑制、虚脱、惊厥、心功能失常,需要急救。
孕妇:
孕期不可饮酒。妊娠期慢性酒精中毒会导致胎儿畸形明显增加,出生时头围偏低,出生后发育明显迟缓。尤其怀孕早期饮酒,对胎儿大脑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同时,饮酒还会影响胎盘运输营养,同时导致母亲营养不良。
酒精过敏:
酒精过敏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种。速发型过敏患者一旦接触到酒精,很快就会出现过敏症状,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红肿、瘙痒还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而迟发型过敏比较常见,出现皮疹、瘙痒、伴有发烧等症状。
即使不是以上几类人群,最好也不要喝酒。酒精是非常明确的一级致癌物,每一滴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伤。酒桌文化不是绑架我们喝酒的理由,如果你也有过被劝酒的经历,那就快来评论区跟我们一起吐槽吧。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年更新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