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蜂蜜解酒,原理何在 [复制链接]

1#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由于一次过量饮酒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胃出血、急性胃炎、急性肝炎、高血压等甚至死亡。由于饮酒而引起的相关问题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第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发解酒产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中国药典》记载,蜂蜜可以“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文献报道,蜂蜜能够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和减轻饮酒带来的头痛症状,很多解酒保健品中都添加了蜂蜜组分。但是,蜂蜜解酒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解酒药物的核心是降低血液中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而减轻其对各器官的损伤。进入体内的酒精大部分由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乙醛由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再经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为了研究蜂蜜对急性酒精中毒SD大鼠的解酒作用及其对酒精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用75%食用级无水乙醇按10mL/kg一次性灌胃法构建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模型,以解酒护肝鼎久口服液为阳性药物对照,采用蜂蜜高、中、低3个浓度进行灌胃干预。以大鼠血清乙醇浓度、肝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胃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为考察指标。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蜂蜜低、中浓度组大鼠血清乙醇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蜂蜜高浓度组大鼠血清乙醇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蜂蜜中、高浓度组极显著提高大鼠肝乙醇脱氢酶和胃乙醛脱氢酶活性(P<0.01),蜂蜜各浓度组可显著提高胃乙醇脱氢酶和肝乙醛脱氢酶活性(P<0.05或P<0.01)。

结论:蜂蜜能够通过提高肝脏和胃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从而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乙醇浓度,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胃中,是酒精代谢的关键酶。本研究结果表明,蜂蜜可以通过提高肝组织和胃组织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从而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乙醇浓度,具有较好的解酒作用。乙醛是导致醉酒不适以及肝损伤的主要物质,肝脏中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升高直接导致乙醛在肝脏中的量减少,说明蜂蜜具有潜在的护肝功效,可作为解酒护肝产品的原材料进一步研究。

蜂蜜成分复杂,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黄酮、酚酸、酶等多种化学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和抗炎等活性,对治疗创伤、烧伤、胃溃疡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众多研究发现,蜂蜜中的糖类、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学物质是其主要起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已知我国传统解酒草药葛根和葛花中的主要解酒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物质,但尚不知道蜂蜜中的何种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导致这种解酒作用。因此,蜂蜜中的有效解酒成分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构建急性酒精中毒SD大鼠模型,探讨了蜂蜜的解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可通过提高肝组织和胃组织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从而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乙醇浓度,有较好的解酒作用。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秋吃蜂蜜,众病消除

超市的蜂蜜为什么便宜,蜂农的蜂蜜为什么贵,真相解密

最新医学发现:蜂产品是糖尿病的克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