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素素的坎坷人生路原创作者丛中笑 [复制链接]

1#

作者:丛中笑l朗诵:感谢生活l编辑:晨臣

素素的坎坷人生路

文/丛中笑

七零年随老伴到黑龙江,莲江口农场以后,我加入了总场成立的“五七家属队。”“五七家属队”承担着造纸厂和工业砖瓦厂的重体力活。造纸厂的职工家属大约有二十来人。我们被分到造纸厂第一道工序,原料车间上班。东北的八月,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我们六个年轻力壮的女同志和三个会码草的男职工要上三班倒,才能供上一车间机器切草,然后经过输送带到二楼,蒸煮车间,装进球里打成纸浆。由于活多工人少,我们每天上完四点班后,白天还要到原料车间挑叉子垜草。每天虽然累得精疲力尽,为了养家糊口,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记得当时加班一个小时只有两角钱的报酬,我们所有人仍然争先恐后地抢着干。我和鲜族朋友素素,分到了一个班,由于我俩都是直性子女人,而且三观一致,很快便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素素小我一岁,身材高挑,一张白里透红的圆盘脸,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她聪明伶俐,幽默乐观,能歌善舞,是我们家属队很受欢迎的开心果。素素还是出了名的美厨娘。七十年代,工人的工资低,大人孩子都要吃玉米面贴饼子。她学了粗粮细做,把玉米面与少量白面调和成面糊,放少量的盐与苏打粉,醒发好后,把锅烧热以后,用肉皮把锅擦一下,把一大勺面糊倒入锅中,用锅铲摊均匀,大约七分钟左右,一个松软可口的锅出溜就出锅了。我学会制作锅出溜以后,儿子和女儿再也没有因为厌烦整天吃玉米面大饼子,而忍饥挨饿了。我和素素家都是单职工家庭,造纸厂厂部有规定,只有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才能送到厂部幼儿园。我俩家孩子,小时候只能送给私人看管,等孩子长到四到五岁时,把家里大门的钥匙挂在孩子脖子上,白天出去和伙伴一起在外玩,累了困了自己开门进家。每次回忆起孩子当时所经受的苦与难,心里仍然是五味杂陈。那个年代工资低,囊中羞涩,买不起零食给孩子吃。心灵手巧的素素还会在白面里加白糖,加少许苏打粉,醒发好后,揉成小面团,锅里放少许豆油,烧热后,把揉好的小面球放入锅内,炒成金黄色出锅,素素把这道美味零食称为“香酥面球”。我们所有人都跟素素学会了制作香酥面球给孩子当作零食吃。从和素素交谈中得知,她有兄妹三人,有两个哥哥,父亲在她七八岁时就因病离开了她们,是勤劳能干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们兄妹三人拉扯成人。她大哥成人后在宝泉岭农场上班,是妈妈的好帮手。二哥和妈妈一起在农村生活。二哥则是一个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

素素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经常拿钱接济娘家。她的爱人小裴是造纸厂化验室的主任。俩人结婚以后,先后生育两个儿子。素素经常和我们讲起,由于小裴是家里三兄弟排行最小的一个,父母娇惯他,任其所为。小裴在造纸厂化验室工作,晚上经常约总场的几个鲜族朋友跳舞喝酒,而且是逢喝必醉。八十年代初,素素和小裴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才一百一十元左右,小裴一个月几乎要花掉自己的工资的一大半买酒喝,更有甚者还在小卖部打借条赊酒喝。店家拿借条让素素结帐,因为小裴喝酒,俩人没少吵架生气,素素还特意告诉小卖部的老板,不许再赊酒给小裴。嗜酒如命的小裴,在自己刚刚五十岁时,就因为酒精中毒,撇下妻子与两个爱子撒手人寰。一向坚强的素素,在人前强颜欢笑,背地里常常以泪洗面。凭她每个月四十多元的工资,怎么让两个孩子完成学业,成家立业?好在素素虽然已到不惑之年,但仍然是风韵犹存。在小裴去世一年后,经常有上门给她提亲的人。听素素讲,小裴的哥嫂及亲属极力反对她再婚,为了达到阻止她再婚的目的,他们鼓动两个少不经事的孩子和妈妈对抗。两个儿子和妈妈说:“如果妈妈改嫁,就和妈妈脱离母子关系。”她面对小裴家亲戚的压力,没有屈服,义正严词地告诉两个儿子,你伯伯他们反对我再婚,我不和他们计较,你们俩是妈妈唯一的精神寄托,妈妈再婚也是为你哥俩的生活与前途考虑。对男方第一个要求,婚后要尊重我们母子,要让妈妈当家做主。两个儿子听完妈妈的肺腑之言,流着泪和妈妈说:不该听任伯伯的话,说出让妈妈伤心之话,表示支持妈妈再婚。素素在小裴去世将近二年左右的时候,经人介绍和佳木斯农校的会计,年长她八岁的赵某喜结连理。婚后夫妻互敬互爱,关系十分融洽。赵某的两女儿和儿子看到素素通情达理,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爸爸的生活起居。她们对素素既尊重又爱戴。大女儿和她讲,如果爸爸走到阿姨前面,就把她和老伴住的大一居室(约五十米)过户到她的名下。大女儿还给素素找了一份临时工,给武警大队的民警们做午餐。当时素素的大儿子已经在宝泉岭农场参加工作。为了方便照顾二儿子,她在佳木斯木柴厂附近给二儿子租一居室住,她经常把食堂的剩饭剩菜打包给二儿子吃。素素经常约我去她家玩。再婚后的素素打扮时尚,脸上经常绽放着笑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憧憬。就在素素和老赵再婚十年的春季,厄运再一次降临她头上,第二任丈夫因患中风抢救无效离她而去。此时的素素心情沮丧到极点,真的是欲哭无泪,正如俗话说的:“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素素第二任丈夫去世半年之后,她的二儿子又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她倾其所有带儿子求医看病,在二儿子病情稍有好转时,她把二儿子送进了养老院。由于生活所迫,年近六旬的素素经亲戚介绍,毅然决然地去南韩当起了照顾老年人的保姆。素素是我为数不多的知己,每当想起她的坎坷人生路,禁不住泪眼婆娑。素素的坎坷人生路,正应验了一句话:自古红颜多薄命!我对素素一直有着无限的牵挂与思念。遥祝:远在异国他乡的素素吉人自有天相,幸福安康!、11、15、

作者简介:网名丛中笑(胡玉瑞),土生土长中原人,老三届毕业生。七零年去东北,为生活打拼几十年。零六年来北京至今。喜欢在文字里抒发喜、怒、哀乐,喜欢结交有正能量的文友。擅长写散文诗,记叙文。爷爷二三事曾荣登河北农民报。现系公众平台编委。

主播简介:段鹏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