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我国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AD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AD病人早期即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容易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儿,还常常有语言、视空间和执行功能障碍。说到这儿,有些家属可能会犯难,如果发现家里老人出现这些症状,怀疑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才可以诊断是阿尔茨海默病呢?
一、认知功能评估
首先,建议患者到专业机构,如记忆门诊或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去进行完整的认知功能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认知障碍。目前主要是使用一些筛查工具像考试一样考出一个分数,例如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但分数并不是诊断认知障碍的唯一标准。众所周知,抑郁焦虑状态、不舒适的环境、近期不良的睡眠等都可能导致患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处理信息,从而造成评估分数不理想。尽管这一分数反映了当时存在的认知能力下降,但并不一定是阿尔茨海默病。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认知评估,更需要他们对结果做出科学解读。目前,记忆门诊遍布全国多地,绝大多数医生均受过记忆门诊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认知评估及结果解读。带着老人来就近的记忆门诊寻求帮助,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辅助检查
除了常规化验检查之外,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会建议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一种成像技术,对头部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随着病情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会呈现一定的萎缩模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脑萎缩不总是代表阿尔茨海默病:一些内分泌疾患、脑血管病、肿瘤以及慢性酒精中毒等均会造成脑萎缩。而且,不同类型的认知障碍脑萎缩的类型也不同:颞叶特别是海马结构的选择性萎缩是AD的重要影像学特征,额颞叶痴呆则主要表现为额叶和/或颞叶外侧特定脑区的萎缩,路易体痴呆却可显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相对保留。因此,磁共振检查可以辅助医师进行诊断,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有些患者因佩戴心脏起搏器、携带或植入金属物体而不适合进行磁共振检查,建议与医生进行讨论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三、确诊检查
目前研究发现,早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临床表现之前,大脑已经发生了一些病理改变,例如,脑内淀粉样蛋白不断沉积产生的神经毒性造成神经细胞的功能丧失,维持细胞骨架的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因过度磷酸化而失去功能造成神经细胞结构破坏。
以往阿尔茨海默病的确诊只能通过尸检脑进行病理学检查而确诊。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为生前明确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提供了极大可能性。进行PET检查时,通过注射某种能与脑内病理蛋白相结合的放射性配体,休息一段时间后进行脑部成像。如果能见到脑内与病理蛋白相结合的特殊成像特征,则提示脑内存在病理改变,支持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因此,越来越多记忆门诊医生会建议怀疑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进行PET检查,以明确病理诊断。
但是PET成像费用相对昂贵,医院无法普及。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