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不承认了6个特征占3个以上,酒鬼 [复制链接]

1#

“喝酒误事啊,原来我真的有酒瘾!”

病房中,60岁的赵大爷一脸悲苦地自责,可是他的做法并没有获得家人的谅解,儿媳妇更是在一旁冷眼,一切的起源都是酒精。

赵大爷年轻时因为工作原因,养成了喝酒的习惯,这个习惯在退休后更是成为了唯一的爱好。对此,家人虽然多次劝阻,但都被赵大爷无视,时间久了,饭前饭后一杯酒已经成了餐桌上的常态。

这天,赵大爷在家无聊又整了两杯,谁知几杯下肚,就止不住一直喝,最后晕倒在家,错过了接孙子的时间,直到天黑老师打电话给孩子妈妈。

“小小赵”虽然安全回家,但是这次经历却让赵家人十分后怕,当头棒喝也让赵大爷正视酒瘾。

饮酒、酒瘾,分不清楚?

酒,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副产物,也是人类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催化剂”。在中国,酒精历经千年,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酒文化,在国民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经历过毒瘾、赌瘾、性瘾等危害性十分巨大的“上瘾”打击之后,酒瘾的存在也渐渐显露。

酒瘾,医学上称之为酒精依赖症,它是一种具有复发性的慢性脑病。当人们保持长期的饮酒之后,身体或心理上就会产生对酒精无法抑制的渴求状态,这种渴求会周期性或连续性地出现,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酒瘾产生的病理学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医学界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普遍认为,酒瘾的产生和心理因素、个体差异、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等有所关联。

此外,酒精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有害物,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其列为致癌物名录,而长期饮酒的酗酒者自然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饮酒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危害,比如:消化道损伤、酒后精神失控(发酒疯)、酒后血压和血糖变化容易引发或加重糖尿病、脑梗、心梗、脑血管破裂等疾病。另一类则是长期危害,比如:肝硬化、肝炎、肝癌、酒精性疾病、戒断反应等等。

酒瘾,就像是隐藏在人体里的“健康杀手”,你能找到它吗?酒瘾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引发一些症状,这些外在表现就是它的“蛛丝马迹”,能帮助人们鉴别“酗酒者”。

6种症状,帮你诊断酒瘾

“酒瘾”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并非罕见,很多人将其用于描述一个人对酒精的喜爱,但是酒瘾的判断标准并非是一个人的爱好或者单次饮酒的总量,而是要看饮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也就是生物学作用。

酒瘾患者往往普遍表现出对酒精的渴求,就像是人类天生为了生存需要进食,因此对食物有一种天然的渴求一样,患者也会对酒精保持着类似的冲动。当自身或周围环境没有酒精时,就会努力寻找、补充酒精,这种心理上的渴求一般无法自行消失。

酒瘾的第二种特征就是对酒精的耐受性下降。长期饮酒让患者的身体对酒精有了一定的反应,外在表现就是酒量下降、容易喝醉、酒后上头(脸红)等等。这是因为人体的肠胃对酒精的吸收已经达到饱和,无法再进行正常的酒精代谢,有的人还会出现酒后腹泻。

需要重视的是,由于个体差异性,每个人的原本的酒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医学界对具体的饮酒耐受性也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对长期饮酒的酒瘾者来说,自身的酒量变化、身体症状都是比较明显的。如果酒后出现异常症状,要重视起来。

酒瘾的第三种特征是执着于喝酒、自控力下降。由于长期的饮酒,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患者对酒精会产生习惯性的饮酒依赖,甚至将其当作爱好,对酒精过分执着。在别人的邀请下看到别人喝酒,自身也无法抵抗酒精的诱惑,自控力下降,有的人甚至谈不上自控力,只要有酒就去喝。

酒瘾患者的第四种特征是忽视酒精危害、不听规劝。人人都知酒精有害,生活中人们为了应付工作、生活,总会有一些场合无法避免,但是在身体有恙,或者服药后不能饮酒时,绝大多数人都会主动避忌,也听得进去医生和家人的劝导。而酒瘾患者对此往往置若罔闻,用自己的健康换酒喝。

酒瘾的第五种特征是戒断反应。这种情况是酗酒者自身对酒精产生了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喝酒,就会情绪暴躁、内心冲动,通常在不喝酒的情况下,难以平复,在停止喝酒8小时以上,就可能出现手抖、出汗、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这类症状在喝酒后会逐渐消失。

戒断反应是身体依赖的外在表现,也是酒瘾者戒酒时最大的“敌人”,更是健康危害的一种征兆。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戒酒最好要从戒断反应之前开始,很多患者在戒酒时,都是被戒断反应影响,而功亏一篑。

酒瘾的第六种特征是反复戒酒失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酒精的危害,因此在医生和家人的引导下,也有一部分人成功戒酒,而酒瘾者的戒酒过程往往十分艰难。在戒酒后,受到自身依赖和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很容易复饮。如果连续戒酒3次失败,一定是酒瘾。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饮酒人士在过往的12个月内,出现过以上3条以上(包括3条),酒可诊断为酒精依赖症。

酒瘾对人体的危害和潜在风险其实一点也不比赌瘾小,只是在酒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对此视若无睹。生活中人们还是应该学会自检,积极戒酒才好。

戒酒时,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也很容易受伤,发生意外,所以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如何安全健康地戒除酒瘾。

走出酒瘾,你做对了吗?

酒瘾的产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想要戒除也并非一朝一夕,严重的患者甚至仅凭个人意志难以达到戒酒的目的。在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酒瘾是个人爱好,无关疾病,因此绝大多数人戒酒都是凭借个人意志。这么做造成的意外风险不说,戒酒的成功率也非常低。想要戒酒一定要学会“三步走”。

摆脱酒瘾的第一步就是对酒瘾树立正确的认识

如上文所述,酒瘾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爱好,想要戒除,就要先改变态度,因为决定爱好一个人就够了,但是疾病却需要医生的帮助。另外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戒酒也事半功倍。

摆脱酒瘾的第二步就是学会寻找医疗帮助

酒瘾对戒酒最大的威胁其实是身体上的依赖,这是个人意志无法摆脱的,医院也有专门针对戒酒的门诊,在医生的诊断和帮助下,酒瘾患者可以确定是否为真酒瘾,毕竟自检有时候也会出乌龙。

医学界目前并没有针对酒瘾的特效药,但是医生可以开具一些针对患者症状的药物,消除戒酒期间出现的各类戒断症状。这个过程中,医生也可以辅助、观察患者反应,防止在戒酒过程中发生意外和副作用。

摆脱酒瘾的第三步是寻求外界的帮助

这个外界指的是医生、家人,还有陌生人组织的戒酒互助会、爱好活动等等,一方面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建立起患者的信心,分散对酒精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家人的陪伴和劝导是帮助患者抵御戒酒后复饮最好的方式,很多人都是倒在了复饮这最后一步。对酒瘾者来说,戒酒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便医生宣布戒酒成功,患者后续仍然要定期复查,避免复饮,这个过程中家人的陪伴、戒酒互助活动可以发挥监督作用。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戒酒也是一个“技术活”,只是很多酒瘾者和酒瘾者家属对戒酒这件事都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才导致了“戒酒难于上青天”的局面!

在生活中,戒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很多场合人们无法避免,所以如果做不到完全戒除酒精,也可以尝试降低酒精的危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成年男性每日饮酒最多20克,成年女性15克。此外,饮酒时避免空腹、饮水、饮用牛奶,也可以降低酒精的危害。

最后的总结

酒虽然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延续,人们要尊重酒文化、存续酒文化,但是也要重视酒精存在的真实风险。过往,饮酒人士总是喜欢用“小酌怡情”这个词来劝酒,但是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也已证实,酒精不存在安全量,只要喝酒对人体来说就是损伤。

在一些医学研究中,酒精甚至和寿命挂钩。由此可见,喝了几千年的酒,其实人类对酒的了解并不深,或许从医学的角度来解读酒精,也是酒文化在现代的一种延展。

人们要学会正视历史的进程,正视保护健康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中国饮酒人士更多偏向于男性,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男性的健康也是家庭劳动力的保障,戒酒也是对家庭的责任。

参考文献:

《戒不掉的酒瘾看精神科》健康时报迟勇-05-07

《喝酒伤身?春节了,消化专家为你解答都有哪些酒伤》健康时报网-02-08

《喝酒害了中国男人》生命时报-10-18

《酒龄15年易成瘾》健康时报-05-17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