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问题作为近世纪最慢的慢性疾病,为无数家庭带来极大痛苦,本文章在于阐述药物可干预的精神症状和由不良沟通模式、家庭环境等社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心理症状,治疗者之间到底有无清楚的界限。
我们在治疗中常常发现,患者原本是简单的抑郁焦虑或其他躯体症状等精神心理功能适应不良,就像我们常常在内外科病房里听到的‘’好好一个人怎么吃了药住了院,怎么这么快就没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反馈“我的孩子刚开始只是和别人有些许的不同或是适应不良,在用了药之后反而变得越来越不好”诸如此类种种。
我们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发现了一些迹象,供大家参考甄别:
我们发现近70%的孩子存在过度镇静(药物导致)的情况,因为过度镇静是最易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之一,随之带来的可能是药源性的焦虑、易激惹和动力损失。
这些问题在一些人眼中是‘’药物没有调整好‘’,所以费尽心思调整药物,直接导致的是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结果便可想而知了。久治不愈。
更为重要的是,想要和大家讨论“药物到底能干预到什么程度”,“如何区分到底是要药物干预还是心理治疗”,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心理治疗现状确实混乱,就算确定需要心理干预,也找了心理师,所谓的“心理师”提供的也可能不是心理治疗,可能是“心理毒药”,不起作用已是万幸之至。
更有甚者打着心理师的治疗旗号,干着无底线‘’讨好孩子攻击家长‘’以换取续费的干扰治疗的行业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