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00字6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相关知识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91012/7531025.html

医护一体化管理对胸外科管道护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对胸外科管道护理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年6月-年5月10月胸外科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实验组(60例)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管道护理风险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管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P<0.05;实验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降低胸外科患者管道护理风险,提高就诊满意度。


  关键词:胸外科;管道护理;医护一体化管理


  0引言


  胸外科是临床重要医学专科,就诊患者严重,需要及时开展手术治疗,诊疗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管道,易出现管道操作错误,增加管道护理风险[1]。为避免对患者治疗带来不良影响,医院在实临床践工作中融入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满意效果。纳入例胸外科就诊患者,对比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医护一体化管理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例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相关条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纳入标准[2]:(1)诊断明确且符合治疗指征;(2)家属对诊疗情况知情同意;(3)无治疗禁忌及中途退出;(4)无精神类疾病;(5)能够配合相关操作。实验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3.91±2.52)岁。对照组共60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4.05±2.1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根据患者实际就诊情况,遵医嘱做好各项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操作方法如下:①成立护理小组:结合科室内医护人员的实际状况,安排2名医生、若干护士组成医护一体化管理小组,年资护士负责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以达到合理分配医护资源的目的。小组成员负责患者自入院到出院整个阶段的相关工作,如诊疗、宣教等。②加强健康宣教:医生第一时间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疾病治疗的情况,告知其需做哪些相关检查,以便家属能做好准备,并主动配合检查。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健康教育,如宣传手册、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护理事项,加强其对疾病的认识,并提升其配合度。③护理标识模式:为进一步确保患者管道安全,确定患者护理级别,蓝色为三级护理,浅黄色为二级护理,红色为一级护理,张贴在患者床旁,确定护理级别。④管道色标管理:对管道进行分类,分为低危管道(蓝色标签)、中危管道(黄色标签)和高危管道(红色标签)。其中,低危管道发生异常后通常不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中危管道异常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一定影响,高危管道异常则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对于不同管道,护士标记好管道名稱、日期,并对其出路、入路情况进行准确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管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于患者出科前对其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共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越高。本量表经过专家和临床检验,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20.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管道护理风险的比较


  实验组非计划拔管1例,管道用药错误1例,管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4例非计划拔管,3例管道漏液,3例管道用药错误,管道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6.6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或家属)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6.41±2.07)分,对照组为(91.03±1.24)分,t=17.,P=0.。


  3讨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倡医生与护士各尽其职,分工协作,保证患者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对于胸外科就诊患者,在其管道护理中推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避免医生制定医嘱、护士被动执行所带来的弊端,更好的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及时发现管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管道护理风险的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基于医护一体化管理的管道护理服务,能够降低管道护理风险发生率,与文献[5]报道结果相一致,证实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优势。与此同时,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推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进一步证实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护理价值。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将更多细节护理融入到胸外科患者管道护理中,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管道风险,并获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芬,祝文婷,梁小婷.基于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量表的集束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8(04):98-99.


  [2]杨剑,王美芳,贺学宇.护理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提高胸外科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8(22):-.


  [3]罗晓颖,王婧娜.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优质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7(20):-.


  [4]高世玉.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8(S3):-.


  [5]王明欢,王君慧,董翠萍.追踪管理法对胸外科患者管道护理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02):52-54.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耳鼻喉科于年1月~年12月收治的82例患者,随机分组形成A组(n=41例,行常规护理模式)、B组(n=41例,行循证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B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且心理状态改善率以及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耳鼻喉科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实现理想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关键词:耳鼻喉科;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效果


  耳鼻喉科是临床上诊治耳鼻喉以及头颈区域疾病的重要科室,其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种多的特点,因此,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且随着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多,也要求专科护理、生活护理上体现出针对性、个性化特征[1]。目前,面对耳鼻喉护理工作的新要求,常规护理模式难以达到标准,而循证护理模式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已有研究成果、患者期望做出明智、谨慎的选择,进行护理过程优化,确保护理始终遵循科学依据展开,在其他科室的应用中均发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果的作用,但目前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报道较为罕见[2]。为此,本次研究选择82例样本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耳鼻喉科于年1月~年12月收治的82例患者,随机分组形成A组(n=41例)、B组(n=41例)。A组27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2~73/(42.56±5.15)岁;B组28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19~75/(43.11±5.26)岁。一般资料可比(P>0.05)。


  1.2方法


  A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按护理常规流程与要求进行操作。


  B组行循证护理模式:①汇总护理工作常见且多发问题:根据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以及本院护理部的反馈总结常见且多发问题主要出现在呼吸道、疼痛、情绪、管道、出血等多个护理方面。其中呼吸道阻塞频繁出现,主要因痰液未能及时排除体外导致,容易因无法通畅呼吸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疼痛护理中,因病种不同,患者在疼痛位置、程度上均存在差异,护理缺少针对性,难以及时缓解疼痛,致使疼痛带来负面影响,干扰患者身心状态,降低治疗效果,也影响患者正常休息;情绪护理为护理工作的薄弱点,未能对患者情绪进行分析,判断不良情绪的类型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导致患者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长时间存在,影响身心舒适性,干扰患者状态,长时间的不良情绪积聚会使患者更加烦躁、抑郁、喜怒无常,诱发心理疾病;管道护理中忽视对气管套管情况的检查,未能及时发现系带结扎出现松散,出现管道脱落情况;出血问题,诸多患者存在鼻腔出血,常采用鼻腔填塞法进行处理,但出血点位于鼻腔后段位置时,由于部位过于隐蔽,常规处理方法难以起到彻底止血的效果,并增加患者痛苦。②循证支持:在国内外学术网站、图书馆等中以耳鼻喉科、护理等为关键字展开检索,并广泛采集国内外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实践情况信息,寻找支撑护理工作的科学依据以及对应产生的护理效果,并吸取其中的成功护理经验进行护理方案优化,有针对性的解决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丰富护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依据。③规范落实护理措施:从患者入院起,即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患者,对患者行礼貌用语,保持行为礼仪规范,不断询问患者需求,以期实现患者身心舒适;针对以上护理中易发生问题,应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加强病室巡查频率,检查气管套管脱落问题,了解患者身心有无不适情况,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配合注意力转移法、安抚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或降低对痛苦的感知,并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使其对待疾病时保持理性的态度,拥有强大信心能够战胜疾病、重拾健康;且护理工作落实中遇到问题需要及时汇总,基于循证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共计分,单维度评分20分。②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率、健康知识知晓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经SPSS25.0软件分析,以(%)与()体现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χ2与t检验,P<0.05时差异明显。


  结果


  2.1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B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见表1。


  2.2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善率与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护理后B组心理状态改善率以及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A组(P<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耳鼻喉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取得良好收效,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均有明显改善。分析可知,循证护理使护理工作将可信的、科学的、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实践经验作为证据,经过提出问题、循证支持、实践证实三个阶段,有效解决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科学的证据丰富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完善个人技能体系,使护理工作能够切实的满足患者需要、实现患者的愿望,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从病情实际出发,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个性化,因此,临床效果理想[3]。


  综上所述,耳鼻喉科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实现理想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欣.耳鼻喉科护理中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18(22):-.


  [2]叶燕飞,王光却,崔小冰.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心理月刊,,15(02):.


  [3]李偉玲.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8(24):-.

多样性护理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年2月至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冠心病护理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数,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护理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具有显著疗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冠心病护理有效率,利于病情好转,值得推广和运用。


  關键词:多样性护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糖水平;冠心病护理有效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当,很多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糖尿病一同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本研究中以年2月至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多样性护理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年2月至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9-85)岁,平均(60.28±8.86)岁;平均体重(67.51±6.21)kg;平均体重指数(30.02±2.65)kg/m2;平均病程(6.30±0.05)年。观察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60-83)岁,平均(63.15±6.24)岁;平均体重(62.58±7.16)kg;平均体重指数(31.08±1.96)kg/m2;平均病程(6.51±0.71)年。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2)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并发症患者;(2)无法正常沟通或伴有精神类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样性护理。


  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同时给予简单的皮肤护理、用药指导等。


  多样性护理:(1)知识宣教: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糖尿病和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口头讲解,主要讲解内容包括对病情不利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喝酒、过度肥胖等。(2)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并提醒其用法用量,必要时可以在药盒或其他醒目的地方做好药物用法用量的标记作为提醒。同时要注意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3)饮食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素质,护理人员需要有针对性的为其调整饮食,该类患者的饮食应该主要以少盐、少糖和低热量为主,同时也要注意每次的食用量和进食速度。(4)生活护理:护理人员需监督患者戒烟、戒酒,督促其进行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保证病房内整洁,温度、湿度适中,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3观察指标


  患者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值;(2)患者冠心病的护理效果:显效(心衰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有效(心衰症状有所缓解,心脏功能有所改善);无效(心衰症状未得到缓解,心脏功能未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糖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数,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冠心病护理有效率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护理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并没有发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通过胰岛素的注射和药物的服用控制病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突然胸痛,在精神紧张和劳累过度时最容易发病。近年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数,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多样性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指数。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方式可以使患者意识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控制病情的重要作用。因此做出改变,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改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使血糖得以控制。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具有显著疗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冠心病护理有效率,利于病情好转,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梁婧,叶子溦,刘雪慧,等.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8(6):-.


  [2]李梅,郭蕊.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49(3):-.


  [3]邵正斌,黄平,夏铭蔚,等.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血糖和心脏超声结果的关系[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38(4):36-39.


  [4]程胜娟,朱艳,李学兵,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8(11):-.

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就是利用一个模拟系统或装置来对真实的运行进行模拟。护理虚拟模拟技术在医学院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急诊护理学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各种医疗护理技术。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出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并详细总结出虚拟模拟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护理教育,护理


  1、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发展应用


  1.1虚拟模拟技术发展状况


  虚拟模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过程。首先,第1个时期为年以前,即虚拟模拟技术的先驱,标志着年飞机模拟器的发明和年的全传感器模拟器的诞生。其次,第2个时期为-年,虚拟模拟技术的雏形,其标志是年的头盔型立体显示。再次,第3个时期是-,虚拟模拟技术的雏形,年,William提出虚拟实验室,以及其他虚拟模拟辅助工具,如头盔型3D显示设备。最后,第4个时期是从到现在,从单纯的有声、有形、动态模拟逐渐发展为虚拟、互动、沉浸的虚拟模拟技术,对教育、医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2护理教学中虚拟模拟技术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虚拟模拟技术在发达国家的教育中被引进,最初是在解剖学等方面,后来逐渐在护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学已经建立了虚拟教学教室,在学医院的入职训练中,使用了虚拟模拟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我国的护理教育中出现了虚拟模拟技术。


  1.2.1急诊护理专业的教学


  目前,急诊护理学的虚拟模拟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护理,部分专家认为,临床上护理人员在危难时刻不能够对病人进行技术有效的护理,而虚拟模拟技术可以为临床提供培训方案。


  1.2.2护理基础课的教学


  在护理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虚拟模拟技术。美国纽约大学年将虚拟模拟技术用于静脉输液教学,年Padilha在临床基础护理教学中运用虚拟模拟技术,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技术可用性、使用意愿均较好。山西医科大学和河北联合大学也将虚拟模拟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基础课程,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2、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2.1唤起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虚拟仿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量的实验,通过对虚拟仿真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论证。通过虚拟模拟技术,使学生能更快、更深入地了解、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体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构造,使学生对心臟有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并能有效地提升护士的知识和操作能力。


  2.2提高学生的临床思考能力,减少护理中的不良反应


  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模拟多种不同的情况,包括在常规病房和紧急情况下的常用场景。情景的多样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临床思考。一份国外调查表明,护理系的学生认为,虚拟模拟技术可以提供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机会。运用虚拟模拟技术,训练护士的主观思考能力,学生在护理中扮演了不同角色,从制订护理计划到实施护理措施,学会处理现实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并增强判断能力。由于虚拟模拟技术不会给病人带来实际的损害,所以护士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与试验,来提高病人的创造力和临床思维,从而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对护理实践中的各种技能缺乏有效的掌握,而且由于病人自身防护意识的提高,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技术不熟练会造成作业中的安全风险,并会增加护士的不良护理事件。通过虚拟模拟技术,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重复演练,间接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降低了护士的不良反应。


  3、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教师既要全程参与教学,又要承担虚拟环境、创建角色、安排教学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虚拟模拟技术对教师的电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练运用虚拟技术,运用虚拟仪器辅助学生的学习,并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虚拟病人无法替代病人,过度的依靠虚拟模拟技术容易忽略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可能引起病人不适的手术,只能提供一些操作要领,不能让学生真实体会患者的痛楚,缺乏对病人应有的人文关怀。通过研究数据表明,在使用虚拟模拟技术时,内耳前庭神经功能暂时失调的患者占22%~56%。而产生晕眩,轻则会有头晕、烦闷等表现,重则会出冷汗、甚至会晕倒,而女性比男性更易受伤害,摘下眼镜的人头晕会更厉害。实施虚拟模拟技术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其中包括设备购置、编辑、更新和仿真场景的研发,经费的投入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4、提高虚拟模拟技术应用的对策


  建议各大学应加强与虚拟技术有关的企业之间的沟通。通过企业的培训,让老师学会如何使用。具备先进编程技术的专业人员,与护理老师、护士共同研发适合于学生培养和临床需要的教学产品,通过教学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教学,为教学内容添加素材,并及时通知教学需要,确保虚拟模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加强对虚拟模拟技术的
  结语


  对虚拟模拟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并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虚拟模拟技术在急性重症护理学、基础护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理论操作、创新意识、临床思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威.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良[J].护理研究,,32(16):-.


  [2]王佳弘,席文杰,董丽丽,等.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J].中华护理杂志,,55(3):-.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年3月--年3月纳入的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设置成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各28例。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質量及满意度,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针对性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慢性盆腔炎在妇科疾病中大约占比2%-3%左右[1],主要症状表现为白带异常、腹痛、月经紊乱,甚至堵塞输卵管,引起盆腔粘连,导致患者不育不孕,十分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常规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虽然尚可,但是现有报道发现高效的护理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强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促使其生活质量改善[2]。故而本研究特此纳入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主体,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主体,纳入时间年6月--年6月,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研究组,各28例。研究组年龄24-55岁,均龄(39.5±13.4)岁;常规组年龄26-56岁,均龄(40.2±13.3)岁。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充分,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均>0.05。


  1.2方法


  常规组28例辅以常规护理干预,打扫病房,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能够充分休息、深度睡眠;要求患者科学饮食,多摄入容易消化的绿色食物,保证食物维生素丰富、营养均衡;多喝水,补充微量元素,以提高身体营养水平;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讲解用药常识,让患者持之以恒的遵医嘱用药;口头讲解,答复患者疑问。


  研究组28例辅以常规护理同时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1)针对性宣教。根据患者教育水平、性格特点,对患者展开个性化宣教服务;通过专题讲座、图文并茂手册、短视频等多种宣教形式,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汲取疾病常识,深入了解疾病诱因、治疗进展、注意事项、护理要点等等,从而加深对慢性盆腔炎的认知,自觉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必要时介绍预后优良的案例,条件允许其邀请其现身书法,从而提高患者治愈信念。每周总结分析宣教效果,以便于持续改进宣教效果。(2)针对性心理疏导。对于过度焦虑不安的患者,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深入交谈,通过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等方式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过度悲观、消极的患者,寻找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宣泄负面情绪,同时要求家属多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物质支持,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3)加强自我管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让患者掌握自身病情动态,使其意识到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疾病转归意义,从而要求患者注重劳逸结合,改变不良习惯,每日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干预4周之后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包括36项8个方面,各方面得分越高越好;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满分10分制,包括不满意(1-3分)、基本满意(4-60分)、非常满意(7-10分),总满意度=%-不满意。


  1.4数据统计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检验研究组与常规组获得的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其中以均值(x)±标准差(s)形式描述的生活质量评分属于定量资料,组间t检验;以%(率)形式表述的满意度属于定性资料,组间X2检验。最终以P值描述数据差异,P<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生活质量见表1


  2.2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满意度见表2


  3.讨论


  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不足,操作内容单一,难以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3]。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对患者认知、心态、社会等各个方面开展相应的护理操作,旨在消除不利于疾病恢复的影响因素,从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4]。本研究对照观察,结果发现研究组生活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针对性护理模式根据患者教育水平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患者深刻了解慢性盆腔炎相关知识,从而纠正其错误认知,自觉配合临床各项操作;针对性心理疏导主要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干预,通过注意力转移、负性情绪宣泄、心理暗示等不同心理学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健康[5];最后自我管理指导,有助于患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以积极、正能量的生活状态面对疾病,可以间接性的增强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结局。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值得现代临床作为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首选。


  参考文献


  [1]赵娟,张瑜,赵莎莎.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灌注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48(02):-.


  [2]李慧娟.阶段性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30(17):-.


  [3]程丽,骆桂芬.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4(35):-.


  [4]李炼萍.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健康行为及抑郁/焦虑不良情绪的影响探讨[J].中外医疗,,36(33):-.


  [5]罗慧琴,夏群伟.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31(1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